入耳式耳機,  有線耳機,  護理師瘋開箱

[開箱評測]BGVP DM9 靜電圈鐵 入耳式耳機~內藏 9 單體(knowles/sonion)~

前代木雕版 DM8 於 2020 年 10 月上市,木頭的溫潤搭配純鐵風格頗受好評,當然也不免讓人期待下一款新產品究竟是什麼呢?而接下來就面臨了疫情,真是多事之秋。等候多時,終於在近期推出,消息一公佈就更加讓人好奇他的表現。

首先是驅動單體的更新,共 9 個單體, Sonion EST650B021(靜電單體,一拖四,因此算四個)、Sonion E50 Series BA 1(複合式動鐵,算二個)、Sonion 2300 Series BA 1、Knowels RAD Series BA1、Liquid Silicone VF DD*1。其二是線材改為可換三插頭的 4 股單晶銅鍍銀石墨烯混編線(2.5mm 平衡 / 3.5mm 立體 / 4.4mm 平衡),耳機腔體除原先的穩定木外,另外搭配樹脂融合打磨,讓外觀多了一點科技感,新穎而更具特色。


開箱:

BGVP DM9:

本次配件依舊相當齊全,備有四款耳塞。

採平整的 MMCX 母座,而耳機殼上除標示型號外, S039L 為左耳,那麼右耳即是 S039R。

穩定木的特色就是讓每位使用者擁有獨一無二「DM9」,因此紋路與色澤皆不盡相同。

再拉近一點看~

四種耳塞中,有二種標示為 BASS ,但這並非誤植。

高度、內管長短與軟硬有些不同,玩家可依自己的配戴感來調整。

這次線材整體精緻度提升不少,無論是五金用料或相接處,穩固性加強,用心看得見。

MMCX 插針,左右標示則朝外。

端子的替換是直接拔開,具有防呆卡榫,不用特意去看洞口,略旋轉一下自然可找到方向。

純白皮質收納盒。

舒適內襯且容量大,替換線材略粗也不需擔心。

 

狂派 KP1:

順帶的同場加映,因為上市日期相近,故借來把玩一下~

附有 Type-C、Lightning 線材,主機採 Type-C 接口,具 3.5mm 立體、4.4mm 平衡輸出。

側身為音量鍵,具增益功能,並可利用 UAC 1.0 模式與 Switch 連接,另外音量鍵跟手機音量各自獨立, KP1 具有 60 級音量格數,讓用戶可更細微的調整音量。

PCM 下的火力全開模式(綠色)與標準輸出(紅色),而 DSD 則為紫色跟藍色。


相關測試物件:

前端:

  • iPhone 14 Pro Max。
  • iMac 24″。

小尾巴:

小尾巴升級線:


聽感:

iPhone 直推:

「DM9」耳機出廠搭的是 Vocal 耳塞,阻抗為 30 歐姆,使用蘋果小尾巴所需音量約 40-50% ,亦不算難推,在韓語流行樂上,人聲亮度較高,故有些齒音,無論男女聲,另外中頻也因清晰線條,使得豐富度增加,但縱向鋪墊略平面,未免持續荼毒自己的耳朵,請容我替換成內附的 Bass 耳塞(內管較長者,短的那款配戴感不適合)。

更換耳塞後的「DM9」聲底多了點溫潤的柔軟,並減少人聲齒音,雖未全盤消失,但回歸較適耳狀態,而蘋果小尾巴的縱向音場本就較窄,使用 Bass 耳塞反而拉開了平鋪而近貼的狀態,呈現出一個空間不大的半球體舞台,雖說音符環抱的方式較往中央靠攏,但除人聲外,其餘中頻配樂流淌方向往左右及後方,而「DM9」的聲線清晰,質地有些像鋼筆畫過,也正因為如此,其流淌方向並非直面撲向聽者,故大幅降低聽壓,除持續時間延長外,順勢輕柔往外散去,留下的則是富足餘韻,相當迷人。

低頻展現柔軟,擴散範圍較廣而四邊型態較模糊,向下擊出後會有一個柔軟的反彈力道,回收速度較快,因此不會因四周結構的些許模糊而暈染他處。原先容易在手機直推垮掉的大氣場歌曲(鄧紫棋-面壁者),因著「DM9」多且不同類型的單體支撐,副歌段能穩住大半,避免整體追撞,雖說低頻配樂因為分層力道不夠,加上音色相近,產生交疊暈染,但其餘不同音色的配樂會在其中清晰穿梭,因而控制了整個場面,也就不會產生混雜紛亂感,且「DM9」擁有開放而聲音向上之昇華感,使人有聆聽音響的感覺,具相當穩健之解析力。

開揚的音場用來聽舞曲有著驚人表現(R3HAB, Timmy Trumpet & W&W-Poison),中頻除呈現豐富而華麗的樣貌外,其質地與結構擁有較佳的完整性,因此從發聲到消退會有清晰感受,尾音迴盪時韻味十足,因動態表現優異,使得其後緊跟的配樂與之相輔相成,聲量變化篇幅大,而非對比表現的弱化,讓人產生各聲音相互箝制的拖沓感(彼此扯後腿之意),這般點綴讓魔幻靈動更盛,音符向上攀沿直達天際,淋漓舒爽,盛載感動。

大編制樂曲意外的表現不俗(久石让在武道馆音乐会合集-タタリ神-幽灵公主),低頻擴散綿柔而多層次,並有轟隆位移感,許多細小樂器浮現且呈現位置相當清楚獨立,非一閃即逝隨即被淹沒之感,整體表現讓筆者相當驚艷,陷入自我懷疑(我現在用的是小白豬尾巴?🤔)。

基本款小尾巴:

銜接上一首歌,改接狂派 KP1 ,在低增益下以 3.5mm 輸出, iPhone 維持 45% 音量, DAC 本身音量開到底,會發現有些不太夠,得再加一格手機音量,當然也可直接使用增益,但增益的啟用會拉開縱向音場,並推升低頻擴散能量,使得氣場感受度增強,但這並不會讓曲目詮釋更好,主要是部分重要聲音往後靠或推遠(合唱人聲、細小樂器),故而一般模式下則更為合適,那我們嘗試一下 4.4mm 之表現。

不需開啟增益,直接給您陣陣能量波,各樂器區隔與結像更加明確,尤其管弦的瞬態,推升的方向性也更加清晰,大幅降低壓抑感,並在聲音延展末端,於上盤空間響起泛音,迴盪更具韻味絕佳。

再改換 Zorloo ZuperDAC Max ,縱向音場略往前靠,因近貼的狀態使得聲量感受加大(例如低頻量感),迴盪時聲勢驚人,但聲音本質的結構較感模糊,也因 ZuperDAC Max 有著鮮明的天花板感,故對於需要悠揚表現的樂器,就會使得聲線展延受壓抑,故而感有些戛然而止,少了餘音繞樑。

但在流行樂上,他給予的是更加淨透的暗黑背景以及寬廣音場下能量向前之包覆感,與 KP1 在整體感受的狀態會有很大不同,假如您需要能量感較強者, ZuperDAC Max 在流行樂的音樂感較強烈,而 KP1 適合需要開放悠揚且能量消散自然不湧向聽者的朋友。

只不過狂派 KP1 上有一點點小可惜, 4.4mm 平衡存有些許底噪(射頻干擾那種),雖非持續出現,但因對比的關係,反而很難忽略這現象,故還是將此事告知讀者,但小尾巴這種產品很有趣,有時我手機上有不等於您的就會出現,因此產品還是去店家試過,再決定您是否合用,會是比較好的選購方式。

進階小尾巴與高端線材

換上 iKKO ITB03 ,包覆感與 ZuperDAC Max 有相似之處,但其聲音本質潤度佳,泛音有著細膩而綿致的聲量轉變,音色呈現飽滿富足,另外擴散狀態也較為凝結,故而在氛圍上有著一種沈重感,而縱向音場拉闊與分層表現亦較佳,但因 ITB03 與紅色小百供電有所衝突,較不穩定偶斷開,因此就不特意換上了。

當 Beam 3+ 接上紅色版 RK RUF-100 OTG Cable ,會近一步打開下方的空間,讓低頻有了更深沉以及多層次樣貌,而 Beam 3+ 的開放感與 KP1 相似,但聲音背景較偏向淨透,因此聲音線條感會較明確、集中,但因音場表現具略矮的天花板感,那麼悠揚的表現也就沒有 KP1 那般好,再者,換上紅色小百的 KP1 將迎來更為淨透的聲底以及音色輪廓顯現,因而更進一步的,提升了所有聲音的結像。

高階 DAC 耳擴:

使用真空管模式並以 3.5mm 輸出(Phatlab Chimera D 4.4mm 輸出是 3.5mm 的二倍,且原廠基本不建議入耳式耳機使用),會使用真空管模式主要是因為聲音潤度,在晶體模式下,聲線有加深的狀態,因著「DM9」本身音色,倘若再添上強解析,細節激增反而容易讓人產生聽覺疲勞,因而作罷(我得先護好自己🤣)。

音色綿密多情並往聽者端傳遞,有著更強的臨場感,動、瞬態會有更大篇幅,表現最優質的部分則是在樂器上,但如果為現場收音之樂曲,當中混入人聲,反而會出現乾扁刮耳的狀態,因此在這樣的組合下,大編制樂曲會較適合只有純樂器的曲目(久石让在武道馆音乐会合集-もののけ姫-幽灵公主)。

但流行樂不會有上段之現象,女聲甜美搔耳,低頻凝結回彈有尾勁,各方音場寬闊,縱向有著多層次堆疊的配樂繞行,加上動、瞬態增幅,因此,「DM9」值得上更好的設備,尤其是音色拓展的範圍與層次,因著音量大小變化之篇幅加劇,可展現編曲者更細微的曲目鋪墊,就算我將 KP1 接上銀色或金色小百,都無法重現 Chimera D 的音色細緻度以及空靈寬大的音場,其差距並非一點,個人主觀差距有 30-40% ,因此非常推薦上高端。


結語:

「BGVP DM9 入耳式耳機」具有多重素質,在不同搭配與前端下,皆有可取之處,連最基本的蘋果原廠音源線也能有出色表現。使用不同小尾巴可撞擊出不同花火,但假如您十分重視樂器音色與動、瞬態差異篇幅,那就更建議您搭配高階前端,讓曲目展現更完整的鋪墊,擁有絕佳而全面的沈浸感,小九真的不虧是『BGVP』打磨多時的旗艦耳機,大力推薦讀者們前往試聽,讚讚!


哪邊買?

BGVP DM9:https://shope.ee/LGuDZlYxY

狂派 KP1:https://shope.ee/1VSrbnEhff

 

歡迎留言加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