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無線藍牙耳機

[開箱評測]海貝 HIBY WH3 真無線藍牙耳機~圈鐵平衡設定打造專屬於自己的聲音~

『海貝Hiby』播放器在大陸有國磚之稱,高CP值也是筆者一頭栽進去的原因,而其首款真無線藍牙耳機『WH3』,採用「圈鐵」混合單體(動鐵為 Knowles 樓氏),藍牙晶片使用高通 QCC 5121,音頻編碼支援 aptX、AAC、SBC、以及海貝自家的 UAT ,支援 24bit/96kHz 高清音樂規格,充電艙使用 Type-C 接口,並支援 Qi 無線充電,具備 NFC ,而其最大特點為『可調數字分頻』,海貝專利技術,利用軟體演算搭配 DSP ,數字的可調控性,讓使用者自己決定所需之聲音,現階段開放三種,人聲優先的 2700Hz、原聲樂器優先/泛音豐富的 10000Hz、鼓聲樂器優先/低頻凝聚力強/富有層次的 18000Hz,採 4 路 DACs + AMPs 作平衡輸出,其中每一組的 DAC + AMP ,會獨立負責一個單元,讓每邊耳機輸出功率可達 125mW ,這些特點怎讓人不心動,故他來到了筆者手中 😎 。


開箱:

以其價位,顯得過於樸實的包裝,讓人很難不吐槽 😯 。

純白色充電艙頗好看,暫且扳回一城 😉 。

翻開下層,耳機散落一地… … 🙄 ,或許『海貝』覺得這樣的風格簡單文青,但內部擺放設計如同一盤散沙,筆者是真心覺得… … 🙄 。

耳機/充電艙/耳塞三對(SML)/傳輸線/清潔棒/說明書。

說明書,官方保固一年。

說明書十分簡單,重要的重置方法卻未提 。

充電艙四周配置,清楚易於辨識,加上 Type-C 接口置於右側,不影響開蓋,這點真的挺貼心。

充電艙內亮面白鋪底,耳機中間有配對按鍵,而重置也與這按鍵有關。

耳機本體純白色則相當漂亮,尤其那警示燈號,紅藍左右交織,同時亮起則呈現紫色。

出音孔金屬閃亮亮,『WH3』採觸控操作,具耳柄造型,cVc 8.0降噪麥克風置於耳柄底,因此收音更具指向性,『海貝』大抵是將用料成本,全砸在耳機與充電艙上吧~ 😆 

充電艙上蓋具磁吸,採二段式開盒。

充電除 Type-C 接口外,支援 Qi 無線充電,感應速度快。


藍牙連線:

首次使用,請注意手冊裡所提及的連線步驟,若步驟錯誤,可能導致之後使用時,左右耳對連不穩定,而這類型的bug請利用重置排除,重置方法並不難,筆者隨後會提。

1.請先將耳機放置於充電艙內,完成首次充電。

2.打開充電艙上蓋,壓一下充電艙內配對按鈕。

3.取出雙邊耳機,左耳閃爍紅藍燈號,右耳無閃燈,再開啟手機藍牙頁面,依照下圖方式連線。(安卓系統也大致相似,但名稱顯示,左右邊皆正常狀態,iOS系統者,或許會同筆者一樣,遇到右邊顯示成Headset,只要先中斷左耳,再連線右耳,就會正常顯示。)

下載 Hiby Blue APP ,請掃說明書內的 QR code ,或搜尋也可。

開啟APP,可用設備下方,點選主耳進行設置,通常第一個選項為主,用一段時間後,偶會左右耳同時出現。另外,若與APP之連動出現異常,重啟APP可解決(從後台刷掉軟體,再開啟一次)。

雖手機藍牙已連線完成,但與 APP 的連動尚未確認,因此會跳出訊息,操作設置只有點擊二下/三下,因此善用語音助理,得以補足其他操作,左右耳長按三秒,左耳聽到嘟一聲,即啟動語音助理,關掉也是長按三秒,左耳聽到嘟一聲(警示音只於左耳聽到)。

電子版使用手冊,可經由右上小紅點取得。

韌體更新:

在近期的耳機韌體更新後,出現自定EQ選項,iOS的韌體升級會自動跳出訊息,而安卓則會看到一個更新選項,點進去可選擇本地更新(手機記憶區裡,已有下載好的韌體),以及OTA升級(雲端直接下載韌體進行更新),更新過程中,左右耳會各跑一次升級,請耐心等候,待兩耳升級完成,會自動重啟。

另外,因LDAC支援有所變動(Sony發展動向改變所致),故『海貝』前陣子將這項支援暫且於新韌體中移除,而在近日,Hiby R5播放器於新的韌體更新後,終於再次支援UAT,但卻出現了有趣的情形 😆 。

於Hiby Blue APP裡顯示支援96kHz,但海貝播放器裡的顯示卻是48kHz,在目前現行的無論是哪種高音質音樂檔,皆顯示為48kHz,而這個情形官方是知道的,正著手處理中,請讀者再留意官方動向。

重置:

將耳機放入充電艙,連續按壓艙內配對鍵 8 次,燈號亮起紫燈一秒,而後轉紅燈,耳機重置後,請先將原配對裝置移除,再按正確的藍牙配對方式配對,記得再開啟一次 Hiby Blue APP,就可恢復正常

重置是個不得不的處理方法,目前韌體與手機APP之連動,依舊有些小Bug,例如耳機放回充電艙,於下次使用時,連線如左耳為主,右耳在首次點擊播放,是不會反應的,得先點左耳,之後兩耳才會恢復正常操作,反之亦然,故連動的流暢度,官方真的需要再加加油 。


藍牙表現:

距離:

水平:

手機置於客廳,往ABCD點移動,移動時偶發的0.5秒跳針,恢復極快.若再往家門外走30公尺,依舊穩定播放,因此水平距離良好。

垂直:

手機放置於二樓電腦桌,往一、三樓移動。

進入三樓E區後,移動間卡頓會大幅提高,但完全站定不動時,穩定播放音樂,而F區則是偶發的卡頓。

往一樓D區,相較於三樓F區,0.5秒卡頓略多一點,但不影響播放,經過星號往廚房方向,幾乎是呈現無聲狀態,再往內會失去連線,整體距離表現,符合其高規格藍牙效應。

穩定度:

無影音延遲,玩音樂遊戲延遲極低,幾乎已達無感,故可用於遊戲 💡 。


使用心得:

配戴舒適度:

耳塞選擇適當可浮貼於耳,舒適可久戴,但『WH3』是具備耳柄的,若動作較大,卡到耳柄會導致脫落,因此,全罩式安全帽恐不合適,若在意此點,請您斟酌。

通話:

貼心小提醒:假使您手機是iPhone,剛使用的藍牙耳機,若覺得通話聲音小,可於通話時,從手機將音量調大,因iPhone會自動偵測每一款裝置上一次的使用音量,故新耳機需在通話時,另外調高音量設置,這是iPhone系統的關係(聽音樂音量與麥克風音量不同),故有時與耳機本身並無相關聯。

通話時音量需調高約70%,於安靜環境下,人聲清晰乾淨,有不錯的品質,但在有音樂的環境下,若說話聲音太小,會被音樂所淹沒,聽不到人聲,背景環境音無法壓抑。

操作流暢度:

觸控操控在“雙耳連線穩定”的狀態下,靈敏度佳,觸碰後約0.3-0.4秒,所碰觸的那耳會發出嘟聲,操作介面雖有四項,但對筆者而言,左右耳必須皆有播放暫停功能,換言之,我也只剩下一類可設置,解決方法只能仰賴語音助理。

Siri 的啟動、回覆、關閉,會聽到嘟聲以及手機系統警示鈴聲,加上不錯的收音品質,可正確辨識,但常於啟動時,只聽到耳機原先的嘟聲,卻聽不到 Siri 的啟動警示音,常讓筆者懷疑究竟有沒有啟動,希望官方針對此點進行優化。

在電力方面,為了更全面的給予好聲音,『WH3』內部設計料件多,故相較於他牌,噴電量較有感,經實測,可連續使用4-5小時,依據個人使用音量多寡增減。


聽感:

『WH3』為圈鐵耳機,且具備 4路 DAC,因此特意持續使用一個月,總Burn in時間約100小時,前端使用iPhone XS Max,一般所需音量45-55%,將目前釋出的三種建議頻段,標示為A、B、C,並附上官方解說。

A:2700Hz(人聲優先)

B:10000Hz(原聲樂器優先/泛音豐富)

C:18000Hz(鼓聲樂器優先/低頻凝聚力強/富有層次)

太鼓:

(鬼太鼓座 – 太陽的馬)聽本曲時,必須將音量開到60%,音量不足下,鼓音朦朧且有舒張不開之感,於 B 模式,鼓聲貼耳,低頻樂器部分結像顯現,但邊緣卻較模糊,好在收放速度適中,不會打出去後瀰漫成一片,但音量在開的不足時,就會產生這糊成一片的狀態,隨著音量增加,鼓聲擴散範圍也隨之增加,使其有更多的舒展空間,並有較強的力道、尾勁與衝擊力,帶有些Q彈感與下濳,中頻樂器則具有較佳的細緻度與豐富性,例如笛聲綿延較有韻味、鼓皮震動的Q彈感也較具層次變化,但瞬態與動態表現,相形之下篇幅較小,少了點自我特色。切換成 C 模式,鼓聲位置略往後退些,聽壓將大幅減少,雖說此模式,理應太鼓表現會較好,但很可惜,低頻量感雖減少,但因位置的後靠,與其他樂器呈現一字排開平放狀態,凝聚度雖好一滴滴,但因『WH3』樂器形體邊緣模糊,使得他們交疊更嚴重些,造成濃郁感提高,完全流失風采,顯得更加平淡,反倒不如 B 模式那般,具有強烈風格。而在 A 模式中,鼓聲收放節奏明快,並再削減一點低頻量,因此在實質上,可聽見中頻更豐富而細膩的變化,低頻也因為收得更快,也讓原先的那一點點下濳更加明朗化。

華語流行樂:

(林俊傑 – 四點四十四)於 A 模式下,人聲微溫位置前靠,略具凝聚力與些許厚度,雖為動鐵模式,但並非清晰較乾冷類型,稍添加的溫度與厚度,讓人聲表現多了點圓潤感,且於1:38分,人聲表現出更多的通透與細膩泛音,背景也較乾淨。切換到 B 模式,配樂之音量增幅,環繞包覆感也瞬間增強,也會感覺聲音整體往前貼近,因此聽壓也是直接往上竄的,故在此模式下,請將音量降低,以免過度疲勞。切換到 C 模式,節奏鼓點略感凝聚增加,但為數不多的Q彈度卻消失了,整體溫濕度提高許多,也因濃郁度拉高,使得底盤更加寬鬆,似有蒙上一層薄紗之感。

(周深 – 大魚)於 C 模式下,整體的溫濕感增強,各聲音質地也更趨圓潤(例如鋼琴),故曲目上的詮釋更趨溫柔繾綣,中頻的延展有著更細膩的層次,但進入副歌段,人聲往上延伸空間明顯有著不足,故感壓抑,無餘音繞樑感。切換到 B 模式,人聲清晰度提高,稍感乾冷毛燥,未到齒音狀態,這頻段鋼琴響度較足,音色淨透,泛音量增多亦更加綿延,各樂器也有較多的表現力,弦樂器清晰而凝聚,但形體上卻十分單薄平面的,故弦樂器表現少了豐富性。切換到 A 模式,人聲類似上段提及,稍微修正了點清冷,添加了一絲厚度,但詠唱間的氣息推吐,變化上則較為豐富,且在 C 模式下的壓抑感,會大幅抹去,延伸更加流暢。

搖滾:

(Linkin Park – Castle of glass & Vitimized)於 A 模式下,以人聲為主導向,讓樂器稍往後靠,樂器的音量也會下降許多,與 B 模式相比,B 模式樂器之音量增加,除此之外也較前貼,但因『WH3』縱向音場並不寬廣,少了縱向層次的區隔,也就使得樂器密集度大幅提高(如同前方一副2D畫,塞滿各種顏色),雖非雜論無章,但密集度大會產生較大的聽壓,這點筆者則較不喜,反而喜歡 A 模式那簡單風格。而在 C 模式下,溫潤感的提升,配樂有著更豐富變化,伴隨節奏鼓點,一槌搥十分有力打在胸膛上,雖形體邊緣依舊是較模糊的,但控制力掌握的不錯,約略影響到一點點中頻解析,可奇特的是,這模糊感與溫潤的聲音交織,讓重金屬的銳利度降低,而曲目的詮釋,轉為著重於,外圍配樂流動的變化,新奇卻也不難聽,當然此點在尋求樂器區隔與結像者看來,依舊是石鎚的表現不足,但筆者聽著聽著覺得有趣,故稍微小聊一下 😀 。

舞曲:

(蔡依林 – 玫瑰少年)於 C 模式下,展現音符環繞時的層次變化,更綿長的展延性,讓音樂性與包覆感更加強烈。切換到 B 模式,人聲轉為清晰稍乾冷,聲音收放速度也更快些,因此聲底較乾淨。於 A 模式也展現出不同風貌,中頻細小配樂,從更遠的後方劃過,而 B 模式稍乾冷的人聲,在 A 模式下,則添了點溫潤,舞曲於此三種頻率上,展現不同風格,皆有不錯的表現

追加:

(Vitas – Lucia Di Lammermoor)在 A 模式下,已有餘音繞樑之感,但平滑度與延伸性,則是 B 模式較佳,而泛音之增幅,讓韻味更加充足,好聽~ 😳 。 C 模式在此就不提了,與(周深 – 大魚)同感。


UAT模式:

在2020.11.18 播放器新韌體更新後,已可使用UAT,但要於連線後,進入HiBy Blue,將TWS+開關設置為『關』,才會啟用,否則在TWS+下,依舊會默認為aptX。

UAT的啟用,於樂器中激盪出堆疊的層次感,前後位移幅度更大,另外聲線延續中,除了強弱變化更大外,鮮明的結像與形體感,使得畫面感更加豐富,故筆者感,在整體感受上,UAT裡提升幅度最大的是結像表現,其次是讓細小配樂的能量感更強,而這些提升,帶動整體的聽感,並非只是微幅的升級,在流行樂下,aptX與UAT整體差距,主觀覺得有25-30%的差異(但若是太鼓演奏,就沒有那麼大的增幅),讓筆者產生,藍牙取代有線耳機的可能性,似乎越來越近了,而這些提升,使得流行音樂表現,起了很大的化學反應,這豐富而強烈的畫風十分帶感,加上人聲通透具結像,似貼在您面前唱著,立體而鮮明,中頻樂器的層次堆疊與位置的區隔明確,另外低頻更加深沈而凝聚,下墜如濳下深海,原本的隔靴搔癢,現在像是幫您脫掉鞋子,直接來 😆 。

UAT確實在聽感上,展現出優勢,但卻有致命的一點,就是您聽著聽著,偶然就出現0.1秒的跳針現象,並有較高的機會斷開連線,另外,距離超過3-4公尺會開始出現卡頓,因此距離與穩定度,將是他的命門,這部分官方是否有解決的辦法,我們只能等待了。


結語:

『海貝 HIBY WH3 真無線藍牙耳機』數字調音專利,頗有可玩性,相同曲目不同頻段,所激發出的火花頗有感,而官方建議請您耳聽為憑,曲目的多樣性,會產生不同聽覺感受,音樂本就是門藝術,如同繪畫一般,使用的顏料、工具、材料極多,畫家自我揮灑,所呈現的狀態,也可能因觀賞者的背景、生活、工作等因素,產生極大差異的解讀,故豐富的多元與包容性,也是這世界好玩的地方。『WH3』在聲音詮釋有著充沛的變化,其聲有著不錯的素質,對於聽音樂類型較雜食的朋友,是款不錯的商品,未來更精細的分頻項目,頗值得期待,加上用於遊戲幾乎是無延遲感的,只是手機APP連動流暢度,仍須加加油。

另外UAT的支援,確實讓高音質音樂檔在藍牙中,開啟了另一樂章,整體表現有了頗大的進展,但可惜的是,藍牙距離與穩定度,表現卻不如預期,只能期待未來韌體的調整,能否挽回這侷限的自由了。


相關資料:

https://www.thinkinggroup.com.tw/products/hiby-wh3高解析真無線藍牙耳機

有鑒於『WH3』是海貝”首款”真無線藍牙耳機,筆者在測試期間,曾遇新機之藍牙雙耳連線不穩定,替換過再測,再沒出現此問題,若您是購買『思維寶藍科技』所販售之『WH3』者,如發現藍牙怪怪的,請與購買地聯繫尋求支援,若從大陸自行購入者,就沒辦法幫您了,若您想安心使用,找得到人幫忙,請找合法代理的台灣公司貨,較有保障哦~ 💡 


歡迎留言加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