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耳式耳機

[開箱評測]Final E4000 E5000 入耳式耳機~太刀武士之頂尖對決!

自上次試聽過Final E3000後,一直為他的聲音與兼備的外貌所吸引,但卻依然遲遲未入手,只因本身依然是常用IEM,隨身便利性的耳機也不少,最大的一點是~E3000要將他的實力發揮得淋漓盡致,仍還是需要上擴的,但這畢竟是我個人要求程度,其實E3000用在手機上直推效果還是挺好的,為了避免老被說自己總是推人加入E3000,自己卻沒入手一支,因此藉著E4000&E5000的上市,我也購入了E4000,被我推坑的朋友應該知道~疑?!你不是老喊著要買E5000?!怎麼先入手E4000?!哎呦~別這樣~聽奴家細細說來… …

一直想入手E5000除了她的外貌外,主要是為了京線,為毛要京線?主要是想試試接在自己的IEM上,但目前入手的升級線材,皆為2.5mm平衡接頭,我每天都在等推特的消息,畢竟那邊已經有看到樣機囉~而我手頭上這支E5000是朋友借我試聽的,不借還好~一借越聽越想買了… …好可怕的“感結”~(燒友們的老話:耳機不能亂聽,耳擴不能亂試,播放器要小心~


開箱測試:

Final E4000:

P1020377

與E3000一樣的包裝外觀!

P1020378

世貨公司貨。

P1020379

突然有一種想法,上方開包裝的方式,怎麼覺得現在的耳機越來越複雜?這樣好嗎?過度包裝?

P1020380

一抽出,低調黑紙盒,這個好一點,不是硬紙盒~硬紙盒的爽度只有在打開時小小的感動一下,但之後還真的是無感~(發現自己越來越提倡簡單環保了~

P1020381

一打開~哎呀呀~好像… …還是一層又一層的包裝啊~

P1020383

上方,耳機收納包,採矽膠材質,舒適柔軟,且十分特別的造型。

P1020384

全部就以上這些物件!有那麼簡單嗎?!嘿嘿嘿… …

P1020385

耳機收納包的背面,立馬就給你一個驚喜!

P1020386

十分精緻有質感的金屬釦環!

P1020388

裝在收納包上面扣住,就可以吊在您的包包上囉!

P1020389

收納包的正面是自家mark,材質柔軟舒適,手感很棒哦。

P1020390

背面的凹槽,在收納時將每個位置扣好,是很牢固的!

P1020392

一打開!天!這真的是好仔細的包裝!雙耳機機身上/插頭,共三個地方用塑膠套包好,且塑膠套的膠帶,還有易撕開的貼心設計,要說日本人貼心還浪費呢?在這邊我必須讚賞一下!其實開過許多耳機開箱,常感受到的就是,剛開封在耳機上其耳塞,大多看起來髒髒的!會有灰塵!因此在看到Final這樣的舉動,應該持正面態度看待!

P1020393

線身上有一條固定帶哦!

P1020394

Y型分線,3.5mm耳機插孔。

P1020395

剛剛所說的易撕包裝。

P1020397

銷魂黑武士的帥照!

P1020398

就是這樣小巧,卻又能發出令人讚嘆的聲音!

P1020400

可換線裝置,mmcx!

P1020401

與耳機本體一樣的金屬材質。

P1020402

線身上的耳機收納環(正中間),初用時較卡,之後會漸漸滑順。

P1020419

P1020421

P1020422

拉開耳塞,塑膠濾網,出音孔約0.4cm大小,可換塞選擇性大,但Final自家E套其實頗負盛名,可以增加聲音凝聚度,其舒適度也是很棒的!且好清理上面的髒污~

P1020424

精緻的mmcx~

P1020425

真的漂亮,多拍了一張!

P1020427

出音孔與耳機機身上間有奸細?!間隙!您去試聽時,可以注意看一下哦~

P1020428

那麼在最上頭時的開箱,下方那個有張紙包住的東西又是什麼?

P1020429

原來是一包E套以及黑色耳掛。

P1020431

一字排開:SS/S/M/L/LL,同樣的小,內管顏色不同,也是個辨識左右的方式。

P1020432

E4000為黑色耳掛,E5000為透明耳掛,其實E4000在佩戴時無什麼重量感,因此其實我耳掛式沒有使用的,但E5000可就不一樣囉,之後會提到。


大醬?!不!是大將!

Final E5000:

P1020433

與E4000全然相同的包裝方式。

P1020434

這張就可以比較清楚的看到,所有的附件囉。

P1020435

P1020436

P1020437

透明的耳掛!整體真的是美得不行,讓人銷魂啊~

P1020438

暫且在這邊提一下,為何我覺得E5000在配戴時,較E4000需要耳掛?第一點耳機腔體重量,為不鏽鋼腔體,因此重量較重,第二mmcx插頭與分線器皆與腔體一樣,屬於不鏽鋼材質,第三京線的重量,綜合以上三點,您會在配戴上覺得E5000較容易脫落,尤其在行走時,故我建議E5000用繞耳的方式配戴,會增加不少舒適感!

P1020439

P1020441

P1020442

3.5mm耳機插頭設計有特色,透明+不鏽鋼,說不出的高尚美感。

P1020443

讓人迷戀不已的角度。

P1020444

P1020445

P1020448

濾網與E4000相同。


Final E4000 V.S Final E5000:

頂尖對決!

P1020469

聽感上各有千秋,但質感還是有所差異。

P1020450

拔掉線材,兩相比較。

P1020455

分線器。

P1020458

3.5mm插頭。

P1020460

這張更顯質感的差異性吧?!


測試前端: 

NewMacBook:直推

iPhone7+:直推

Fiio X3 Mark III:高增益

NewMacBook+OPPO HA-2:上擴

(本篇以耳機本身作為聽感上的分享與比較,換線換耳塞等相關部分,將再下回分解~)


推力:

(以周深 – 大魚為基準)

NewMacBook iPhone7+ Fiio X3 Mark III(高增益) NewMacBook+OPPO HA-2
E4000:約6格

E5000:約7格

E4000:約9格

E5000:約10格

E4000:64格

E5000:70格

E4000:1格少一點點

E5000:1格多一點點

總歸來說:E4000需要的推力較E5000少,感受上是很明顯的!


聽感:

E4000:

低頻:

凝聚/力道與彈性兼具,略有下潛感,維持E3000良好的動態表現,低頻的擴散表現收放自如,而不致影響解析力(例如:張惠妹 – 傲嬌)。

中頻:

人聲清晰,微具厚度,相較於E5000少了些圓潤與厚度,但E4000對於強調節奏感的音樂,暢快淋漓的表現方式,十分合適用來聽搖滾(例如:聯合公園)或舞曲(例如:瑪丹娜)!且因中頻解析力的提升,相較E3000表現得更好(E3000對於複雜度較高的搖滾樂曲,容易有一些聲音消失的情形),就像是全面升級版的E3000!

高頻:

微具延伸性,相較於E5000顯得較清冷些,且略感生硬,雖輕輕帶出泛音,增加音樂性,但高頻表現上就沒有E5000那麼具有美感與味道。

E5000:

低頻:

凝聚/力道較E4000稍弱,彈性與下潛E5000稍好些,兩者在聽搖滾樂曲的感受明顯不同,E4000較清晰激烈而過癮,E5000較平和些卻有著自己的味道(例如:聯合公園 – Victimized)。

中頻:

人聲較E4000圓潤有溫度,具厚度,略可以感受到歌者唱歌時的口形,力道以及共鳴的位置,用來聽慢歌或者抒情歌(例如:徐佳瑩 – 心理學),十分有韻味,加上空間感較E4000更加寬大,鋼琴音敲打時,晶瑩剔透又具有些圓潤感!其聲音所表現的擴散性,動聽的驚人!

高頻:

具延伸性,並強化了泛音的表現,高頻的呈現自然圓潤好聽,而高頻的空間感也顯得寬大些,尤其用來聽Vitas,起了一身雞母皮!美!就是美!


結語:

(有點血腥,慎讀!

對我而言,E5000如同一把美麗高貴的大太刀(一般拿來供奉神明),值得用慢歌或有韻味的歌曲,細細品味她,但需要點推力,對於音場的表現力有很大的影響。而E4000就像是恣意揮灑的太刀(就砍人用的,一般來說,屬武士常用配刀~哈!),聽強調節奏的音樂乾淨俐落,且比較好推(好拿來斬人啊!),個人覺得E5000在一些低音節奏強的音樂,低頻有些延遲(我有節奏強迫症,不對拍就覺得癢~),但聽慢歌或抒情歌,那妖嬈的表現力真的讓人十分醉心。

二者間各有各的強項與長處,端看使用者自己喜歡哪一種聽感,因此再次強調一點,每個人的設備/前端/訊源/喜好聽感,不盡相同,因此聽感的描述都是比較主觀的(您喜歡什麼,就特別在意什麼的意思。),所以試聽!試聽!試聽!(很重要!好想講一百次!)本篇站到這裡~有問題歡迎發問哦!


歡迎接續閱讀:[不負責評測]Final E4000 E5000 入耳式耳機 +E套黑色版與透明版差異 V.S 漢聲 ZEN4


哪邊買?

Final E4000:https://shope.ee/6UjvpMqdkX

Final E5000:https://shope.ee/3ATTrOGwvh

4 則留言

歡迎留言加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