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務正業護理師開箱]FiiO M17 HiFi 播放器可攜式台機:是旗艦播放器也是桌機,超級大耳罩模式,激發您耳罩耳機的潛能

『FiiO』在專業音樂播放器之鑽研,歷經不少轉變,調音亦是無間斷修訂,故每次推出新品時,並非單純將上一代商品進行微調,有較大的可能是截然不同之聽感。而『FiiO』也時常舉辦新品試聽會,除了耳機音響展外,也會在 Fantech 旗艦體驗店或全台各實體耳機店短期展出。玩家們可加入官方臉書,會不定時公佈新品體驗機移動軌跡 😉 。

「FiiO M17」是筆者首次接觸的桌機型播放器:具備 5.99 吋 FHD+ 液晶螢幕,也讓他擁有可攜帶的功能。雙 ES9038PRO 解碼晶片,搭配 THX-AAA-788+ 耳放技術以及兩套獨立的供電系統(內置鋰電池 9200 mAh),使得重量來到 610g 的“真磚頭”級別 😆 。也因具備桌機規格,支援的輸出端口有:「3.5mm / 6.35mm 立體輸出」、 「 2.5mm / 4.4mm 平衡輸出」、「RCA 同軸輸出輸入」、「USB 輸出輸入(USB HOST / USB 3.0)」,可應用於多種影音設備、電腦、平板、硬碟。另外,藍牙端採用高通 QCC 5124,支援輸出與輸入(SBC、AAC、aptX、aptXHD、LDAC),並以  Android 10 為系統架構,使用高通驍龍晶片 SDM 660 且具備重力偵測,以期讓使用者獲得如手機一般使用體驗。


開箱:

主機:

外包裝科技感十足,抱在懷裡~感受他的份量(錢錢的重量 😆 )。

全物件標準配備包含:M17 主機、真皮皮套、疏油鋼化膜、插針、鋁合金防塵塞*3、USB 3.0 傳輸線、電源供應器、帶風扇散熱架(另外一盒包裝)。

面面俱到的真皮皮套,開模相當精準,背面也製作了金屬散熱孔。

皮套下方沒有任何鈕扣固定,一掀即開,但因皮套相當合身,只要開口塞好,實際測試並不會從中滑落的(我勾著上面的皮套懸著… … 😛 )。

那麼美的側身氛圍燈,當然得露出!

脫掉~脫掉~ 😎 

為了讓散熱功能更佳,「M17」使用整塊鋁合金進行雕琢,無接縫一體成型,故各個面向,您找不到一根螺絲 😉 。

為實踐一步到位的體驗,「M17」擁有各類型的輸出輸入孔,不用多說,立體/平衡當然一定有,但值得一提的是,他除了具備的 RCA 同軸,擁有輸出與輸入雙向功能,而 USB 3.0 則具備 USB Host 與 Device ,另外一個 USB 2.0 孔,則只有 USB Host,基本構想是,若使用者想將檔案快速拖曳到「M17」可使用 USB 3.0 ,當然快速充電也是插這孔,而單純要接硬碟或輸出到其他解碼器,則可應用 USB 2.0 孔。

要讀取硬碟或隨身碟,其實很簡單,只要有個轉接頭即插即用,只是要注意一下硬碟格式,如果是 Mac 擴充格式就無法偵測,因此您只要知道一點,微軟系統插上有反應的硬碟,就可以在「M17」上使用。

另外有趣的是,筆者在測試時意外發現「M17」可以當行動電源,內建 9200mAh 鋰電池,可用來幫 iPhone 充電(原想試試看接上有沒有反應,卻意外發現他正幫 iPhone 充電 😆 )。

機身右側有個 BAT / DC 切換鍵,BAT 模式下的「M17」,本就具有四段增益(低、中、高、大耳罩),但在 DC 模式下可進一步啟動“超級大耳罩模式”,讓他擁有桌機級的放大功率,另外「M17」具有兩套獨立供電系統,DC 模式下電池不參與,以保持鋰電池健康,筆者曾有一台隨身 DAC,因長期當桌機使用,後來發生電池膨脹,所幸過保原廠願意協助,因此更深知獨立供電的重要性 😯 。

但使用 DC 供電,建議您先關閉音樂或拔掉耳機,再接電源線,因插上 DC 會跳出通知,點擊右邊會直接開啟超級大耳罩模式,未免愛機受損,望您小心服用。

平衡端輸出的電壓是立體的兩倍,因此對於需要更大推力的耳罩可上平衡。

「M17」本身擁有 64GB 的記憶體,扣除內建系統,尚有 46GB 可供使用,單孔 TF 擴充槽,可支援到 2TB。

安卓 10 的開放式系統,讓玩家可使用 Google Play,任意下載 APP。

搭載 5.99 吋的 FHD+ 液晶螢幕,1080 x 2160 畫素,實際觀看 4K 影片,無特別細緻感受,雖無法追上現今手機螢幕,故單就影片只能算是堪用,但「M17」主要是用來聽音樂的,您總不會拿著磚頭看影片或玩遊戲吧? 😉 故只要操作介面清晰可見,使用舒適度高足矣,總之是比我手頭上的海貝 R5 好上許多的。

帶風扇散熱架:

這支架的盒子跟主機用的,一樣大(阿也太浮誇了吧~ 😆 )。

但也不無道理,原來這款風扇支架,主體是鋁合金(風扇塑料),支架的體積重量相當有份量,另外放置「M17」的地方,他的高度與角度是固定的。

兩段式風力,Type-C 接口,供電請用 5V,電力不足風扇是不會啟動的,例如一條三用線,其中一條啟動快充時,另一端插在支架上,風扇就不會有反應,但若先插上支架再插「M17」,此時不在快充下,即可同時應用。

放置主機處皆有軟墊保護,並且墊高懸空,不因只是個配件就簡單製作,足見『FiiO』對「M17」的重視。


Air Play 與 iPhone 的應用:

「M17」也支援 Air Play,但假使您跟我一樣是邊緣人,不知道為什麼就是搜尋不到,可利用 iPhone 的熱點,來實現 Air Play。那為何會有這種情況呢?與原廠反應之後,估計是跟自家網路設定有關,相同型號與系統版本的 iPhone,原廠實測可搜尋到,因此若有消費者發生同樣狀況,歡迎與官方客服聯繫,以期搜集更多資料,用於日後系統改善。


賞圖區:


相關測試耳機:

  • Acoustune HS1697 Ti 升級版 入耳式耳機。(3.5mm 立體輸出 / 原廠內管黑色耳塞)
  • BD earphone 8 Unit 客製化耳機+八股快拆純銀線。(4.4mm 平衡輸出 / 具四種音場設定)
  • 個人八單體動鐵客製耳機 + BD 無氧銅鍍銀線(3.5mm 立體輸出 / 耳機調音為訂製,走背景乾淨,強化聲音延伸性,高頻亮度稍高,音場寬闊,人聲位置中前,低頻量適度,具力道及彈性,略帶點下潛,說明白點就是希望,比舊版的鐵三角MSR7,多增加點人聲與低頻表現,但聲音的綿延度較少,女聲方面略有齒音。)。
  • 1964 V3(3.5mm 立體輸出 /現 64 audio)。

聽感:

與 1697 Ti:

1697 Ti 本身長處在於樂器解析的細膩處理,因此在大編制樂曲詮釋上,有著相當亮眼的表現,搭配原廠耳塞,人聲凝聚厚度較弱,因此在流行樂之整體表現稱不上出色,但配樂呈現的細緻度在「M17」推送下,有相當出色的結像,尤其開啟「M17」裡的”All to DSD”,可勾勒出樂器完整形體,例如和樂器 – オトノエ專輯,每項樂器都可呈現鮮明的擴散與其迴盪狀態,雖說 1697 Ti 本身就具備良好的解析,未啟動”All to DSD”也能詮釋複雜樂器,但”All to DSD”則是將他們的呈現切分的更加細微,是一種 2D 切換到 4D 的感受,聲線除了強弱的伸展,還包含了瞬間氣流的改變(例如蕭),感受是強烈而清晰的,另外弦樂有很強的通透特質,乾淨舒爽的 Q 彈感,屬於軟中帶 Q 並附帶一絲回收勁道,總而言之,「M17」激發了1697 Ti  樂器表現的潛能,這場聽覺饗宴十分震撼筆者的心,未能想過有緣可遇這般讓人滿意的旗艦機種,感嘆著錢錢的重量 😆 。

而在優人神鼓 – 鼓動中的寧靜專輯,未啟動”All to DSD”下的鼓聲,四週形態略模糊,一但開啟則瞬間提高清晰度,使得背景感更黑,且提高各種鼓聲的辨識度,拉抬了悶沉或爽脆,再者,鼓棒敲擊也會有更深的下沉感,讓人產生更強的沈浸度,像是親臨現場坐在搖滾區那般,而更讓筆者驚訝的,在於位置劃分相當明確,聲音在您腦中形成一現場寬廣的大舞台,次次敲擊皆深深撞擊胸膛,鼓聲下潛時向外放射並自然消散,就像仙女棒那般,絢爛但不瀰漫,聲音回歸乾爽。

薩頂頂 – 萬物生專輯,詮釋淋漓的動態與瞬態,配樂小而細膩的清晰浮現,華麗風格更盛,低頻時而勁道猛烈,時而深沈堆疊,複雜配樂間是一圈一圈的圍繞著,並有著相當高的密集度,各自林立並有完善的表現空間,無論是縱向、橫向、上下盤,皆有著出色的分離度,且因聲音本質能量充足,因此在延續上相當具韻味,從顯現到消散間皆延續著結像,擁有完整的結構。

總之,「M17」下的 1697 Ti 雖無法補足人聲本質的不足,但卻可將人聲以外的部分強烈催化,讓人沈浸其中,留戀不已。

與 BD 8 Unit:

在「M17」衝擊下,BD 8 Unit(音場設定:四)顯現了低頻下潛的空間寬度,在Adele – Hello中,下潛幅度大幅提升,並於下方出現一個寬大的區域,但取而代之,中間平行音場的寬大將減少,加上人聲貼近而加溫加濕,隨之飄蕩於後方的人聲泛音,濃郁度增加,呈現的更有韻味,聲底飽滿有更強的奶油感,配樂因通透感的維持,使得解析支持著可辨識度,不導致混雜,故每個聲音都有他擴散的空間,任其自然發聲消退,整體畫風包覆性強,無論是由後方向前包圍,或上下方亦有一股向聽者湧現之感, BD 8 Unit 在其他播放器上的包圍感,大多從左右兩側與上方襲來,由下方湧出是相當少見的,使得氛圍感之營造更盛。

也因為音樂性更強化,在 KPOP 也擁有出色表現,配樂分佈的位置呈現豐富的 3D 立體感,一個一個在聽者四周活靈活現,具型態而通透的擴散感,您可以清楚的感知到,他們各別能量強弱所產生的時間差,發揮了 BD 8 Unit 多單體效能,「M17」也讓他聲線更加綿長,低頻量感增多,另外節奏點的彈跳軟感也略增一點,故減少了速度感,但這略鬆軟的狀態別具風味,此特性使得在編曲內若是有心跳聲的部分,聽到的心跳將有很強的強弱細節與前後位移感,而非在單點或單一的平面上。

而 BD 8 Unit(音場一),以最原始的設定聽音樂,在過去總感有些平淡,但此時用來聽華語流行樂則有不錯的表現,鬆弛放鬆的詠唱與周身配樂的近貼,舒適而清晰,聆聽不費力,縱向音場的壓縮使得整體營造像是欣賞畫一般,十分近貼但卻不會讓人產生煩躁混亂。倘若以這狀態去聆聽搖滾樂Linkin Park – Victimed,原以為會是悲劇,但很顯然的,前端若可將樂曲本身各類細節分化良好,就算是在容易撞車的樂曲中,高端耳機還是有一定能力可以穩住,但也相對暴露了,假如耳機本身縱向音場不足,是有可能限制住樂曲的表現,那麼高價耳機,也有可能在不同的曲目上出現劣聲狀態(進入副歌段,左右兩側爆擊時,推進空間不足產生毛躁壓抑),以上主要想表達若耳機素質不夠,再好再貴的播放器,都有可能讓您聽了不滿意,但這也並非在說 BD 8 Unit 不夠力啦 😆 ,他本身具備調音功能,其音場一本就屬於淡薄而近貼狀態,所以我個人在聽歌時大多開啟音場四,以提高縱向音場寬度。

與個人八單體動鐵客製耳機:

「M17」的加溫加濕特性,撫平了此耳機人聲齒音銳利度,讓具有穿透力的聲音持續保有亮度,並維持音場的清透涼感,但特別的是,與前面兩款耳機不同,本款需開啟高增益(前兩款為中增益),這或許跟筆者將高頻阻尼改成紅色有部分關聯(白色的太刺耳,咖啡色的掉了沒買,剩紅色 😆 ),中增益下的音場不夠遼闊,尤其上盤伸展感壓抑,故嘗試調高增益,慶幸聲音回歸,否則筆者又得懷疑人生了(懷疑自己盲狙跟大陸訂製是個錯 😥 )。

「M17」加持下,除了修正筆者在意的缺憾,且近一步的獲得更多人聲結像,但也讓原本平面音場的遼闊悠遠,轉為較近貼且包覆增強的狀態,論整體表現並沒有讓筆者感到驚艷,因此若您本身的耳機已歷史悠久,從前耳機的調音也並不一定能滿足您現在的需求,尤其近幾年耳機對於動態/瞬態/結像相當注重,相較過往追求解析已然不同,因此舊款耳機是否會在「M17」上獲得突變,那還是得請您實地鑑賞鑑賞了。

與 1964 V3:

為了再更進一步確認上段理解的正確性,筆者請出老戰友 V3,雖說推出了更多細節與飽滿通透的音場,但提升上卻非豹變,主要是讓整體更顯悅耳,擴散更加動聽,但因耳機先天限制,讓聲線延伸到某個程度會戛然而止,而出現緊繃毛躁點,尤其是高頻延伸,但比起一般小尾巴或萬元內播放器,其程度已大幅縮水,足見「M17」細緻的組織分化力,將訊源的能量配合的更好,進而維持良好的控制力,使得後端(耳機)呈現出更趨穩定的聲音。


結語:

「FiiO M17 HiFi 播放器可攜式台機」,具備高解析與高功能性,可對應多種設備,無論是藍牙或其他設備的輸出輸入,功能相當齊全,更是一台桌機,他具有雙獨立供電模式,減少內建電池的耗損,使用隨機附上的 DC 電源線,啟動“超級大耳罩模式”,可推動市場上大部分的耳罩式耳機,並有顏值超高量身打造的真皮皮套,除此之外,『FiiO』更特別為了「M17」設計了一款鋁合金風扇支架,不單獨販售,直接送給「M17」的用戶,就是要讓您感受尊爵級禮遇 😎 。

擁有高階耳機的您,想感受 4D 一般具形的好聲音嗎?「FiiO M17」絕對值得您一試!但小心哦~他將讓您感動到無法自已,小朋友留不住可就… …嘿~嘿~嘿~~~ 😈 


相關資訊:

官網:https://www.fiio.com.tw/products/m17?sl-ref=ching3c

蝦皮看看?https://s.shopee.tw/20eQ5gALAG


 

不務正業的護理師

Recent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