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務正業護理師開箱]beyerdynamic AMIRON 300 旗艦真無線藍牙耳機:優秀音質、人性多功、絕佳操控 – 打開藍牙影音體驗新篇章!

德國『beyerdynamic』於近期推出各類型不同趨勢的藍牙耳機,其中包含筆者期待已久支援 LDAC 的「AMIRON 300 旗艦真無線藍牙耳機」。國外釋出消息其實有一段時間了 ; 但因無線設備電檢耗時的關係,台灣也才剛剛上市。期待源自於使用 FREE BYRD 的好印象,調音方面筆者十分喜愛。當眾多品牌早已紛紛推出支援 LDAC 新機時,拜雅後繼機種確實有些晚 ; 但當我試用後就會知道,慢工真的出細活。「AMIRON 300」一改過往缺憾,無論是配戴舒適度、穩定度、降噪效能、通話品質、操控與 APP 功能皆大有斬獲,擁有絕佳體驗感!

「AMIRON 300」具備 ANC 主動降噪與通透模式。主動降噪除具備 5 階段調整外,還加入自適應模式,可捕捉環境狀態自動進行強度調整,並可自己評估是否開啟抑制風噪。通透模式也有 5 階段可控,開放用戶因應自身狀態,放大接收的環境音。搭載 6 顆降噪麥克風,大幅提升通話品質,且 APP 裡有一個側音功能,玩家開啟後會於電話接聽時,自動開啟通透模式,以利安全。

除調音經由德國拜雅原廠調教外,採用 10mm 高效能 320 動圈單體。可自定義音效並支援藍牙解碼 AAC、SBC、LDAC。藍牙 5.3 支援一對八功能,可同時連接 8 個設備。單次可使用 10 小時,含充電盒最高可達 38 小時,支援 Type-C 充電與 Qi 無線充電以及支援快速充電(充電 10 分鐘,可使用 2 小時)。另外還有多功配戴偵測(目前可管理音樂播放、通話、關閉觸控面板)、低延遲模式、IP54 防水等。

規格

換能方式:動圈式
聲學設計:封閉式
頻率響應:20-40,000HZ
配戴方式:入耳式
連結方式:藍牙 5.3
藍牙範圍:< 15 米
ANC:支援
可支援藍牙協議:HSP、HFP、A2DP、AVRCP
麥克風裝置:單耳機 3 個 MEMS 麥克風
音頻編碼:AAC/SBC/LDAC
電池續航時間:約 10 小時
續航時間:最常 10 小時外加充電盒最高 38 小時
充電接口:USB-C
防水等級:IP54
充電盒尺寸:51*21*29mm
充電盒重量:51.33g

台灣公司貨保固一年,請認明總代理『沃福仕股份有限公司』。


開箱:

二分鐘開箱影片:

圖文開箱:

這次提供了新型矽膠耳塞 ; 但可惜拿掉了海綿耳塞。

充電線色澤與充電盒皆為米白色,大廠果然龜毛👍

充電盒為親膚烤漆,舒適而手感佳。

開蓋金屬軸為金色霧面烤漆。背面有功能鍵、Type-C 充電孔、警示燈。

新買的朋友請記得撕掉耳機上的絕緣貼紙,並將耳機放回充電盒內,接上充電設備(充電線或無線充電),完成首次充電。

除了五種大小的矽膠耳塞外,耳機上另外預掛一組 M 號。

耳機腔體變小變瘦且更為精緻。

特殊的出音孔造型搭配新型耳塞,大幅減少耳塞脫落的可能性。

耳機上的警示燈號與充電盒上的警示燈。透過鏡頭,耳機上的燈號較難拍攝,需在燈光較弱的情況下才可見 ; 但肉眼是清晰可辨的。

蓋上時有一種緩衝力,很特別的體驗,好玩且有趣,讀者可透過上頭的二分鐘開箱影片體驗一下。


APP 的使用:

iOS:

這次的「AMIRON 300」用的是全新的軟體。

近期耳機有新的韌體,開啟 APP 添加新設備後,會自動跳出提示,請玩家先更新。

這次在操控上雖較以往開放 ; 但因應模式可改動的地方是有限制的(有的品牌是全面開放)。

Android:

通常新機打開上蓋後,耳機會自動進入配對模式 ; 但因「AMIRON 300」支援打開上蓋自動連線功能,故玩家需要配對其他設備時(一對多),就需要手動讓耳機進入配對模式。請將耳機放回充電盒,長按充電盒後方按鍵 5 秒,就可以進行配對了。筆者自己的紅米手機會跳出視窗,連線後再下載 APP 即可。

在初次使用的情況下不知為何,我紅米手機內的 Apple Music 播放無聲 ; 但其他音樂軟體正常。是否與開啟 LDAC 無關,此時我會先斷開「AMIRON 300」的連線,並從後台刷掉其他播放音樂的 APP ,重新連線就恢復正常了。在開啟 LDAC 下,是可以與 iPhone 同時連線的 ; 但哪台手機播放音樂需自己手動切換,不支援自動轉跳。

雖然它可以一對多且不用管是不是開啟 LDAC 都能聽音樂 ; 但在意聲音素質、想好好享受真實 LDAC 品質者,建議還是單獨連線安卓設備為佳。當使用高音質音樂檔搭配專業播放軟體時(例如:UAPP),對於音樂將有不同的體驗。


藍牙連線距離:

「AMIRON 300」在 LDAC 模式,無論單獨連線或一對二,距離穩定度並沒有很大差異。關閉 LDAC 模式,單獨利用 SBC 雖距離僅多了一些 ; 但在跳針程度上是減少的。因此 APP 中有提到,假如在戶外環境發現穩定度受影響,建議關掉 LDAC 模式。

而整體穩定度,個人傾向以大架構功能來評估會是比較公平的。「AMIRON 300」對於時常需要使用一對多的玩家反而更為穩定,它不會因為換個藍牙格式就好非常多(有些機種 LDAC 下距離超短 ; 但換成 SBC 卻可以拉很遠,手機不能離身並沒有比較好)。且在 LDAC 下,也會自動與各裝置連線,不用特意去開關 LDAC 才可一對多(有些機種不關閉 LDAC 是不能一對二的)。這使得 iOS 與 Android 間使用十分流暢,另外 LDAC 可提供的距離也頗遠,整體表現已算是具備良好的體驗感了。

雖說想取得最優質的 LDAC 音質,還是建議單獨連線較佳 ; 可需要用時只要直接斷開 iPhone 連線,不用煩瑣去調整 APP ,對比他牌已十分人性化。部分一對二支援 LDAC 之機種,需先斷開 iPhone 再用 Android 內的 APP 進行 LDAC 啟用。使用後想重新連上 iPhone 則需再次利用 APP 關閉 LDAC 功能,等耳機重啟後,再重新電擊 iPhone 連接。多數產品

步驟較繁瑣,故「AMIRON 300」這特點讓筆者更有所感。

LDAC 下雖可以繼續自動與 iPhone 連線 ; 但 IOS 內的 APP 是不會連到「AMIRON 300」(耳機上操控的使用不影響 ; 但 APP 設定只能一台設備更動)。故功能更動的設定得從 Android 上,此點請玩家注意一下。

當關閉 LDAC 後,只要刷掉 Android 後台的官方 APP ,那麼 iOS 上的 APP 就能開始使用。限制一台設備可進行操控設置應該是為了穩定度 ; 假如雙軸同時可控,我記得曾遇過他牌 APP 常常當掉的狀態。但還是期待未來有新的 APP 可無縫連接,讓操控更加自由。


使用心得:

配戴感:

服貼舒適且重量輕巧,「AMIRON 300」對比 FREE BYRD 略大的機體將更不挑耳。服貼好入耳,大幅記降低重量負擔。筆者已是屬於對 FREE BYRD 配戴比較穩定者 ; 但偶爾活動時在主觀上會覺得耳塞快要滑出耳道的垂墜感,這時就需要再壓一下才會覺得比較安心。但配戴「AMIRON 300」時就沒有這般困擾,因此耳殼比較挑耳的朋友可以去試戴看看。

操控:

觸控更加敏感且提升操控速度感與容錯率。假如您先前也是 FREE BYRD 用戶,會知道每次點擊得抓一下節奏且回饋速度較慢,那麼您就會對「AMIRON 300」的靈敏度更加有感。容錯率就是無論點擊快或慢,些微的時間差不影響您最終要的操作。再者,如果您遇到觸控功能異常,建議放回充電盒內並蓋上上蓋再取出,即可回復正常(筆者為隔牆測試特意去容易跳針的地方久站,雖未完全斷線 ; 但左耳出現操控異常,一般正常使用是不會出現這種 bug 的)。

通話:

收音清晰而自然,無怪異電子音並減少距離感。在捕捉到配戴者人聲時,會自動抑制周圍環境音或背景音樂,將人聲位置獨立出來,使得溝通更加輕鬆。

主動降噪與通透模式:

主動降噪開啟自適應模式時,對於敏感者會有較高的舒適度。自行調整的第五階雖可減少更多聲音干擾(例如環境中的女聲會收束且單薄,較不會聽到身旁聊天的聲音) ; 但內壓感需要時間適應,大約五-十分鐘。其降噪的狀態下,閉塞感會比 AirPods Pro 2 高(使用原廠耳塞,更換耳塞測試有失準度)。而隔音與降噪效果尤其在中頻消減上, AirPods Pro 2 優於「AMIRON 300」約 5-10%。但如果當您身體不適時, AirPods Pro 2 所產生的內壓個人感覺較高且不能自由降低強度。這方面 AirPods Pro 2 就會讓敏感者感到很困擾了 ; 反而「AMIRON 300」開放自我調控比較人性化。

通透模式可能因略閉塞而感有些阻隔 ; 但有五階段可讓玩家自己調整強度去放大需要的環境音,可進一步降低阻隔感。可不得不說,自然開放的程度是 AirPods Pro 2 較佳。只不過會想了解「AMIRON 300」的朋友,大多更重視音質表現或想知道有沒有比 FREE BYRD 更好。客群不同,玩家也不用太糾結於比較,反而能夠打動您的音色,才更重要!而想知道「AMIRON 300」有沒有進步的朋友您可以放心,在各方面表現皆明顯優於 FREE BYRD 且物有所值!

聽感:

「AMIRON 300」在音質最好的情況下就是利用 Android 手機開啟 LDAC 單獨連線,當然,您也可以利用音樂專用的播放器。只要手機裡有滿滿的優質音樂檔或者使用的串流平台支援高音質格式(如 Tidal),都可以取得最優音質。假如您是 iPhone 用戶,因眾多高端品牌紛紛出籠,因此還真得看您喜不喜歡拜雅的調音走勢。

在 iPhone 上:低頻量感充足並有軟彈的狀態,中央保留一點凝結。在有力勁的情況下不產生過重能量,尾部加速消退,讓聲底保留較乾淨而沉著的狀態,有利中高頻展現空間,讓更多細節湧現。人聲清晰且有適當亮度,這使得女聲擁有些穿透 ; 但不會產生毛刺感。優化的動態讓 KPOP 更為靈動而節奏多變,中頻在聲線延展時具有堆疊與聲量差異的鮮明波動感(IVE & Saweetie – All Night)。

「AMIRON 300」在 EQ 未特意更動的基礎設置下,就十分讓筆者喜愛。軟 Q 軟 Q 的節奏感,當中保留一些通透特質,尾部快速消退。適度力道中帶著尾勁,在太鼓演奏樂上,相較 FREE BYRD 會有更林立與音色對比之差異,形體結構也更加完善。另外於音場中也多添加了些空氣感,金屬樂器在亮度與潤透間取得平衡,加上聲音擴散變化可見更多細節,促使美聲有空靈而優美的展現。上盤空間更寬闊且恣意,延伸滑順自然,音尾略持久且呈現細緻,相較前代更有餘音繞樑之感。再者,中頻並不是可見訊息增多而已,而是更為具體、拉近且跳脫的狀態(清晰而刻畫度高且單薄者,就算聽見了也不見得讓人喜愛)。

更具光澤的調音讓編制樂也有更好的體驗。並可感受到一些大動態向前拓展的飽滿通透與管樂拓展後的收束。雖然感受上的是能量,而非具體的形狀 ; 但已讓人訝異 AAC 下可有如此表現。另外在樂器區隔、音場排列、單音解析亦有更優質的表現,值得讚賞!每一種樂器擁有更好的空氣自然傳遞狀態,因此結項上大有斬獲,舒爽靈動且相互輝映,而非只是協調相容(A Symphonic Celebration – Music from the Studio Ghibli Films of Hayao Miyazaki:One Summer’s Day (The Name of Life) English Version(「千と千尋の神隠し」より)、NAUSICAA OF THE VALLEY OF THE WIND(「風の谷のナウシカ」より)、KIKI’S DELIVERY SERVICE(「魔女の宅急便」より))。

而同樣使用 Apple Music 下, iOS 與 Android LDAC(單獨連線)對比,您也會清楚聽到同樣曲目出現更多細節,尤其是聲音閃現後,可感更多後續迴盪的狀態以及更具體的樣貌(YOASOBI – Yuusha、Biri-Biri)。除此之外是音場位置的鋪墊與排列, Android LDAC 下確實有更加立體的位移感。

但目前一對多有較高的機會在隨意切換下,聲音會產生混亂(調音走味)。例如人聲位置突然跑到左、右外側時,此時只要將耳機放回充電盒內再取出即可(但~大概也沒人像我這樣,短時間切來切去兩支手機對比吧🤣)。

再者,各種解碼的音質表現方面: Android LDAC 單獨連線 > Android LDAC 與 iOS 一對二 > iOS(AAC)。個人主觀覺得在音場鋪墊的層次度、單音結構與其擴散之變化幅度、動態篇幅等,會有較具體可感的差異性。建議試聽時使用自己的高音質音樂檔搭配專業播放軟體(例如:UAPP),會有較大拉距的體驗感,也就是音樂檔更好會更容易感知。

另外還有一點,就是在一些曲目上,需要增加一格音量讓能量得以展現(約 65-70%),音量不夠可能減少許多樂趣,故個人覺得使用時間比表定時間再少些。所幸原廠知道重度使用者的需求,將快充功能加入,以備不時之需🤣


結語:

「beyerdynamic AMIRON 300 旗艦真無線藍牙耳機」具備十分優秀的音質,人性化且多面向的功能以及絕佳的操控體驗,讓筆者對於真無線藍牙耳機之未來產生更大的野心。個人真心非常喜歡「AMIRON 300」的樂感,尤其在動瞬態、結項且不失音樂性的狀態下,提供一份舒心而動人的音色。無論是各國流行音樂、編制、搖滾或需極速堆疊的歌曲,皆可穩定支援,雜食性十足!

俺就一句話!衝吧朋友們~讚讚!!👍


相關資料:

https://beyerdynamic.com.tw/product.php?id=27

蝦皮看看?https://s.shopee.tw/40QPl5Ll15

不務正業的護理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