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C.AMP(耳擴、解碼器),  護理師瘋開箱

[不務正業護理師開箱]audirect Beam 4 隨身DAC:自帶鋰電池及 MCU 電源管理系統(智慧分配電量)

等候多時,終於迎來『audirect』新一代的產品「Beam 4」:解碼晶片為 ESS9281 AC PRO(32bit / 768kHz),使用 2 個飛秒級晶振。配置自家研發補給鋰電池(1200mAh),搭配 MCU 電源管理系統以 AI 方式去分配電量,控制電流在 3.85v – 4.2v 之間工作。除可保持大推力輸出外,並自動判斷是否要從前端裝置取電,讓前端與小尾巴本身的電量,達到最佳的續航力。

本次的「Beam 4」,除了在電池與調音上多加琢磨外,同時以加入 audirect T-1 升級線的設計概念。加大輸入脈衝,讓聲音細節動態有明顯提升,這對於蘋果用戶是一大福音。「Beam 4」在配件上除原本 Type-C 線與 USB 轉接頭外,將附贈一條 Lightning 線給大家。只不過在 iOS 系統上, iPhone 的音量是鎖定的,音量調控得從「Beam 4」上處理 ; 但音樂的播放/暫停、上下曲還是支援操作。再者,雖「Beam 4」附有降噪麥克風 ; 但可惜在 iOS 上是無法用的,與原廠附帶的 Lightning 線有關。以上二點的限制只在 iOS 上, Android 全然不設限,實測過皆可使用!


開箱:

上層主機、下層線材、Lightning 另外附。

一體化無縫金屬插頭,提高耐用度。

「Beam 4」與過去 『audirect』產品不同,需開機使用,請先接上耳機->開機>插入裝置,以利自動偵測的啟用,當然用完也記得關機哦!

不得不說,這次外觀顏值很高,讓人一眼千年。

一樣具三段式增益。

播放時將根據音源,轉變不同顏色燈號(如下圖)。

每台「Beam 4」其實都有身分證字號,只是我把它碼掉了🤣

增益鍵顯示燈,您不用害怕按到就馬上切換,單點是喚醒,再按一下才會進行切換。

iOS 上的音量鎖定。

Android 上則不受限制,手機音量與「Beam 4」各自獨立,另外「Beam 4」的麥克風,安卓手機實測過可用(我用 K 歌軟體試的,試完隔天,手機電池膨脹… …😓)。


相關測試物件:

前端:

  • iPhone 14 Pro Max。
  • RedMI Note 7。

小尾巴:

耳機:


寫在前頭,「Beam 3 Plus」主要架構以藍牙兼具隨身小尾巴為導向,故而鋰電池的供電用於藍牙,接小尾巴時利用切換鍵,即可直接插上前端,因此電力仰賴手機,而「Beam 4」則需先開機,電力供給以自動調節的方式,分別從內建鋰電池與前端獲取。

大家都知道電力供給十分影響小尾巴表現,因此有了延伸產品,例如多一個 Type-C 孔可額外掛載行動電源的小尾巴、Y 型電源供給線,而具備抗干擾環線材或龍格的小百則是另外的技術,而 audirect 自家的 T-1 則是在研發過程中,意外發現增加了一點電力供給,讓他在 iOS 上有了更好的表現。

聽感:

Acoustune HS1697 Ti+漢聲 UNAS 綠色版 鍍銠插頭 :

一入耳就十分容易品出「Beam 4」與「Beam 3 Plus」的差異, 4.4mm 下「Beam 4」之縱向音場有著更棒的寬廣度,使得聲音線條游動以及強弱衰退間,有足夠空間展現細緻,打開了「Beam 3 Plus」近貼而略直白的給予,另外「Beam 4」還多了一種收放的時間差,近一步昇華結像,此外在人聲部分有更充分的氣息吞吐,能進一步品出歌者的情感詮釋,帶出曲目更多的層次與鋪墊(李佳薇-別來無恙),假如您有練歌的需求,那麼深刻地去瞭解歌手每一字每一句的放法,就會很重視這部分的表現。

但聲音亮度卻是「Beam 3 Plus」給予的更充分些,例如鋼琴音更加淨透而響亮,個人覺得這是「Beam 3 Plus」的優勢,雖說人聲略前靠與少了些結構細節,讓部分詠唱似掐住脖子一般的窒息感,另外低頻少了點通透自然、擴散的鬆弛度,但其嘹亮穿透的涼爽感,在古風樂曲上卻是相得益彰,因此調音或許在某些人眼中,並非是優劣差異,單純只是喜好與風格不同罷了。

「Beam 4」適合想獲取音場噗墊、排列、結像、線條游動強弱、動態的朋友,尤其是大氣場曲目(SawanoHiroyuki[nZk]-Glory -into the RM-、Ivan Torrent-01-Human Legacy),除大開音場外,聲音往上攀沿是更加深遠悠揚而綿長的,結項則不單單只是結構補全,而是聲音移動的走向有了明確的路線,不會被其他較大的聲音所沖垮,這也使得聆聽者可感受到更細膩的縱向排列(因為位置轉換多變,反而感覺他們在不同位置),例如原先貼近左右耳位置的和聲,會略往外側靠,讓其他配樂從他前方畫過,產生區隔故減少直面,進一步做出層次,另外低頻的動態篇幅大,給予充沛的能量卻不亂炸,回收時多了一股綿柔樣貌,並往外側散去,讓您擁有爽度卻不感聽壓。

當然,純演奏也是比較推薦「Beam 4」的(川井郁子-水百景),樂器的結像有了出色表現,尤其是位於底部那溫潤節奏點,其通透樣貌與靈動狀態,只有從「Beam 4」才得以存在,與提琴音相得益彰。

BD Earphone XIII Blazing 通用版 入耳式耳機:

我們改以著重中低頻耳機試試,本款阻抗為 32 歐姆,以中增益來帶會比較好推(Linkin Park-Victimized),人聲穩定不乾澀也不會被其他配樂搶拍,維持其不敗地位,低頻強勁有力,分成中央與外圍包覆兩個區塊,但控制力良好,擊出時感強勁,但音尾略縮而消退快速,故而鼓聲、鈸、吉他各自激盪,熱血但不紛亂煩躁,「Beam 3 Plus」則因縱向平鋪而整體近貼,人聲位置靠後,故而在萬箭齊發時,配樂間因空間壓縮,使得彼此表現力各自受到壓抑,產生混在一起的感覺,也進一步造成過度擁擠,形成往前的聽壓,「Beam 4」的支撐性還是比較好。

「Beam 3 Plus」本身低頻屬略寬鬆向,故在太鼓樂曲上容易出現相似鼓聲交疊,那麼與 BD Earphone XIII Blazing 反而不搭,較建議搭配樂器結像較佳,擊出後尾部有一收斂感的「Beam 4」,以修正鬆軟結構,但假如想要取得凝結有力,有陣陣鼓皮抖動之漣漪樣貌的質地,還是直接換耳機比較快,「Beam 4」無法大幅改變原生耳機的調性,補全結構、分層排列、提高延展細膩、增加動態是他的長處。

Acoustune HS1697 Ti+CROSSLAMBDA IGNITE pro :

除換耳機外,不仿嘗試自有的線材,每一種線材走向以及他調整的部分不盡相同, 1697 Ti 使用原廠線時,在前端不夠力的情況下,會大幅減少低頻表現,因而筆者才需要換線。搭配 CROSSLAMBDA IGNITE pro ,其較暗黑的背景感接上「Beam 4」,因出色結像,可展現太鼓的力與美,讓音色有更高的辨識度,甩出的尾勁會快速消散,而非往前衝撞,讓人感受到震撼後並於較遠的後方盪出殘響,詮釋著速度與激情,另外,笛聲響徹、前靠且有細緻的氣息湧動,讓整曲有更深刻的詮釋。

韓國流行樂上(IVE-LOVE DIVE),低頻展現更深沉有力的下潛,而中頻配樂則越發豐富靈動,另外,原先部分稍縱即逝的配樂,因游動方向更加明確而具體,而有不同以往的精緻感。

總結:

每個產品都有其優點與特性,無論如何搭配都有他相對應的群眾,這就是音頻設備的好玩之處。雖說產品日新月異,但並不表示新機所提升的就是您愛的,還是得與自身耳機作搭配,而「Beam 4」雖降低了聲音亮度,但取而代之的是寬闊音場,尤其是縱向排列,除細緻劃分外,因結像大幅提高,使得樂器表現十足靈動,聲線綿長而細膩並有更清楚的方向性,另外向上攀沿時的悠揚感讓人心醉,真是上頭啊~😍故以整體來看,「Beam 4」的提升屬於大幅躍進!


結語:

「audirect Beam 4 隨身DAC」自帶鋰電池及 MCU 電源管理系統的配置,得將其歸類為大尾巴🤣,想簡單掛載的朋友可能較不適用,但其優質聲色容易讓追求素質的朋友,輕易臣服他的捆綁😏,尤其是 iPhone 用戶,他解決 iOS 供電限制對音質的影響,自帶電池與適時調控,減少手機噴電窘境,亦不需彎彎繞繞找高階小尾巴升級線,直接一組解決,所以還未入手高階小尾巴的朋友,請趕緊去試試吧~讚讚!🥰


哪邊買?

https://s.shopee.tw/2VagmcTu4x

歡迎留言加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