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flo』(慢活)創立旨在回歸本源,享受純粹音樂,追求高保真音質和深度沉浸式體驗。品牌獨特的六角柱造型,彰顯個性兼具時尚美感。搭配卓越的配戴穩定,讓玩家在享受音樂的同時,「擁抱快樂,釋放自由」。
新品牌設計團隊由 NDICS 香港操刀,即日本 Pentaconn 母公司 NIPPON DICS LTD 在香港的分部。而這款「Sloflo MS001GM」是專門為香港及亞洲特別設計、調音。由專業團隊與日本母公司技術全力支持下,共同打造出這款價格平易近人且極具實力的「MS001GM」。
鋁合金打造的耳機:上層採品牌獨特六角柱設計,搭配下層圓潤平滑的腔體,細緻雕琢。配色是鐵灰與鐵灰綠的撞色,別具匠心。內裡搭載一顆 10.2mm DLC 類鑽碳雙磁路結構 HB 動圈單體(由 NDICS 所研發)。採 Pentaconn 插針,提供玩家自由替換他款線材。而隨機附上三洋長野 PVC 材料外披覆的八股 OFC 銅鍍銀線,並使用金貴的 4.4mm Pentaconn 五極鍍金端子,其上掛載一個在業界十分著名的專利消磁調音分線器。
除線材大力升級外,耳塞方面也提供了 Pentaconn COREIR ALLOY(MS、M)。在減少過度包裝與設計費用下,巧妙利用環保包材,直接將預算回饋給玩家。
| 規格 |
| 驅動單元:10.2mm DLC 類鑽碳雙磁路結構 HB 動圈單體 頻率響應:20Hz-20kHz 靈敏度:112dB±3db 阻抗:16Ω 線材:4.4mm Pentaconn 端子(鍍金),線身長度 1.2m,八股 OFC 銅鍍銀內線,並預設消磁調音分線器 耳塞:Pentaconn COREIR ALLOY MS 和 M 各 1 套 保固期:1 年 原產地:日本設計,中國組裝 建議售價:14,500 元 |
8.5 x 10.5 x 7.5 cm 的紙箱,十分小巧可愛。
內部瓦楞紙設計十分有巧思,兼顧環保下,讓所有物件能穩定運送。
上層。
下層。
上層除耳機本體外,還有一片拭淨布與保固卡。
而線材則放置在皮質黑色耳機收納包內。除二對 COREIR ALLOY 外,也附有一般款矽膠耳塞(S/M/L)。
耳機面板上的六角形有一小塊貌似經過特意的拋光,採到畫龍點睛之妙。
上下層雖有接縫 ; 但未見公差,十分平整完好。
PE 母座亦是十分吻合,連龜毛的我也找不到一點瑕疵🙈。
母座旁左右標示為雷射雕刻。
一體化的出音孔,並採金屬濾網。
插頭上有透明的封膜,要不要取下由玩家自己決定(但有膜不撕會讓我很癢🙈)。
線材上的五金色澤一致。
原廠線材直接掛了一塊消磁調音分線器(無縫、焊死),這是之前討論度很高, Pentaconn 九百多元的分線器。主要是抗干擾與削減麥克風效應。
線材上的 PE 插針,黑色部分有細緻螺紋。各接孔細緻,穩固性極高。
插上線材後,接縫不明顯。穩定且摩擦力較高 ; 但以後會有什麼變化是不清楚的。像是筆者現用的 1697 Ti 也是隨著時間,漸漸產生鬆感。
COREIR ALLOY 因前端多了一段鋁金屬圈,相較於一般版的耳塞,安裝後長度會多一些 ; 故配戴感略外顯。可好在耳機本身機體較經薄 ; 故使用時並無特別感覺。
耳道的深度因人而異,玩家除了可選擇更小號的耳塞外,也能試試專為真無線藍牙耳機所設計的耳塞。因耳塞內管較短,可讓配戴更加服帖(例如:巴洛克 For TWS、CP1025)。
前端:
播放軟體與串流平台:
小尾巴:
耳機:
線材:
前端使用 iMac 24″/ audirect Team 1 磁吸版(F1)+T-2 升級線+外掛行動電源。
內附矽膠耳塞:頂端口較小,材質更為柔軟 ; 故更感舒適。在耳塞接觸面能更多的貼合耳道下,提高物理降噪,隔音效果更佳。
低頻量感略增,能量感以更鬆弛的狀態下往聽者端傳遞,讓整體更顯飽滿。音場縱向深度壓縮,整體更為前靠而貼耳,包覆感增強。單音本身結構是更為寬鬆,因此四邊形態略顯模糊 ; 故將讓聲音整體的清晰感降低。適合喜歡舒適悅耳、聆聽抒情歌曲或需強化音樂性的音樂。
Pentaconn COREIR ALLOY:這系列的耳塞容易沾染污穢,需經常清洗,隨著時間也會漸漸變黃,視爲消耗品是必須的。
音場中央融入更多空氣,使得四方深度皆被打開。空間感的擴大讓音符的滑動軌跡與單音本身展現更加完成 ; 因此結像與擴散時的時間流淌得以顯現。音場外圍、上方將出現一穹頂樣貌,除縱向環繞外,高頻延伸往上盤也會出現更具體的盤旋狀態(在高階小尾巴下,此點才會出現)。人聲更為清晰而凝結,亦更有力度與些許穿透 ; 但絲毫無銳利刮耳。故與上款耳塞相比, ALLOY 更符合個人所需,因此其後之測試,也以此款為主。
Pentaconn COREIR BRASS:玩家可自行選購,此耳機並未內附。與 ALLOY 鋁合金材質不同, BRASS 金屬圈為黃銅。
單音本身較纖細收束,線條感增強,音符堆疊感提高。音場產生上揚之感,故更顯輕盈,以中上盤為導向。對需速度感與輕盈的樂曲來說,利用 BRASS 可讓女聲更加甜美可人。低頻量感減少,提升節奏回彈速度(幾田りら – 百花繚乱)。或許是因為它的輕盈纖細,在速度感的堆疊下,少了些時間的緩衝。故原廠幫「Sloflo MS001GM」選擇 ALLOY ; 而非 BRASS 是有原因的。且在整體調音的平衡度上,筆者個人也是比較傾向 ALLOY 的。
阻抗 16 歐姆的「MS001GM」易於推動且所需音量少 ; 故玩家想利用一個 3.5mm 轉接頭來直推並無不可。筆者這邊使用的是 ddHiFi DJ44C,雖知有更好的轉接頭可選 ; 但個人只用在測試,就沒再購買新品了。
RedMI Note7:
所需音量僅需 25-30%。聲音質地較溫潤不失凝結,使得聲底保持更為乾淨而暗黑的狀態。低頻具備飽滿的能量感,有下沉與回升感,回收即時、不瀰漫。略軟彈的特質 ; 但非疲弱,多了一點時間的回放且四邊型態具體。人聲前靠,詠唱放鬆具氣息並有些許溫濕。中頻展現豐富的多層次與多道音軌的鋪墊,豐富性高。通常使用紅米聽音樂,動態的對比是明顯較少的 ; 但「MS001GM」的易推性在養分供給不足下,還能應對自如,讓曲目顯得豐富而動感(配樂的堆疊與推進,在以往紅米直推下,並不常見🧐)。
人聲近貼,詠唱放鬆下擁有略飽滿之口型。寬大的音場下,每個音符擴散範圍變大 ; 但因直推前端給的素質尚不夠力,使得金屬樂器延伸細節不足,產生部分破碎感。空間內充滿空氣遊蕩的細緻,讓人可感樂器的區隔與鋪墊是完善的 ; 故音色通透飽滿,可感眾多樂器所出現的時間與來向。而這空氣的富足感與音量明顯有關,可偏偏少一格就沒了,多一格又感太大聲。
此狀態用在推力較大且無另外音量調節的小尾巴上,會是最為尷尬的情況。玩家可利用更專業的 APP 手動去調整音量,可取得更為細緻的微調(例如:UAPP)。
而在需要高複雜度的樂曲上,通常利用此台紅米,多少有些紛亂。而「MS001GM」表現確實驚艷到我,雖說畫面整體前靠狀似 2D ; 但眾樂器卻能整體鋪在這平面上。齊發時未紛亂,保持樂器的通透飽滿、未追撞,這是就十分罕見。因為不僅不撞在一起,解析也十分到位,足見它解析力頗能打,各方面調音有所琢磨💪。
「MS001GM」低頻能量飽滿而充裕 ; 但控制力優良。就算是爛爛的手機直推,也能熱血而活力十足。動瞬態表現不俗,十分細小的配樂也能清晰、穩定的展現,不產生破碎分岔音。雖然音場整體較前靠而貼近 ; 但樂器的解析與聲量的對比效果令人驚奇,超乎筆者預期!👍👍
SONY 10 PLUS:
所需音量 45-50%。在 SONY 手機上會多出一點點緩衝的時間感。當聲音由後往前傳時,會比紅米多一點點推移的變化 ; 因此 SONY 所聽通常會比紅米好一些。但 SONY 聲底是比較潤厚的 ; 因此搭配「MS001GM」在搖滾上會較厚重,少了些清爽。
可倘若利用在華語樂曲上,那這多加的潤厚反而更有溫度,讓情感更加飽滿,管弦的沈降亦更為飽滿有質(蘇打綠 – 下雨的夜)。當然,也順便降低不少原本鈸的破碎感。
另外就是金屬亮澤度的添加,並使得管弦樂的收束與推進更為淋漓。再者, SONY 10 PLUS 3.5mm 直推「MS001GM」測試出一個現象,就是大動態更為飽滿,並有更具體往前傳遞的能量感。因此推導出,假如您用「MS001GM」聆聽編制樂,在前端是具有足夠推力的小尾巴下,反而建議改利用 3.5mm 輸出,可避免過推產生的貼面。
因為在 4.4mm 平衡下,筆者始終覺得編制樂整體貼面 ; 而大動態少了往前的遞增感,其能量轉往上盤空間輸送。故少了這向前包覆的飽滿感,與我而言等於少了一味,使我誤以為它不適合編制。但事實上「MS001GM」是超級雜食的!它可以應對的曲目類型十分多元,只要用對輸入方式。尤其是它表現穩定、解析到位且不產生毛刺女聲,就很對筆者胃口🥰。
而它優質的表現其實跟原廠所提供的線材十分相關,接下來我們作更深入的探討。
『Sloflo』所提供的這條線材十分優質,素質供給到位。因此接在推力較大的小尾巴 4.4mm 端口下,手機只要開最低一格,都有可能覺得略大聲。這點我在剛剛也提過,安卓玩家尚能利用專業的播音軟體來調整外,那 iOS 用戶怎麼辦呢?
小尾巴有各種類型,在音量調節部分:有具備獨立音量調整的(例如:FiiO KA5)、有固定不可調隨手機音量的(例如:ifi Audio Go link Max、audirect ATOM 4)。假如您剛好是不能動的那種,加上對音量耐受度不高,利用的 3.5mm 轉接頭會是更快又便宜的解方。玩家於試聽時不妨建議注意一下此點。
而這小困擾在萬元級別耳機上實在是奢侈,世間罕見🤣。當然,筆者也對比過其他原線,才更加清楚了解差距,我們隨後再論,先換換其他小尾巴。
前端使用 iPhone 16 Pro Max。
ifi Audio Go link Max:
4.4mm 平衡輸出下,個人所需音量得低於一格 ; 因此需利用觸控螢幕來微調音量。好在 iPhone 對於每一款小尾巴都有音量記憶的功能,尚不造成困擾。聲音質地略渾厚而凝結,音場寬大感球體。低頻節奏飽滿而前靠,四邊圓潤有型。下沉後有回升感 ; 故不產生擊出的瀰漫朦朧,讓聲底保留乾淨且略黑暗的狀態。
人聲清晰詠唱放鬆而感慵懶,位置前靠略貼。音軌移動時滑潤而飽滿,加上動態強而音樂性充足,讓曲目的舞動沈浸更高。此搭配適合 KPOP 與電音,尤其是飄蕩在音場內的空氣感,讓臨場感更盛。
audirect ATOM 4:
4.4mm 平衡輸出下,所需音量得低於二格。聲底更為乾淨而開揚,人聲氣息流動更加充分而鬆弛 ; 故而情感更盛。音場寬大下,背景音樂形成簾幕,讓氣場展現更為澎湃而飽滿。略寬鬆的樣貌讓流淌時融入更多空氣,畫面富足且各配樂辨識度與對比性較高 ; 這使得就算各聲音充滿在整個畫面內,您也不感擁擠。ATOM4 的音色通透中帶著飽滿,搭配聲底略寬鬆的帶狀能量,讓大氣場的樂曲擁有更豐沛的情感渲染,十分適合華語流行樂。
FiiO KA5:
因小尾巴本身自帶音量調整,故對於的「MS001GM」音量微調十分簡單,不綁手綁腳。個人比較建議採低增益模式,人聲位置才不會產生過推的貼面與聲音末尾的破碎感。聲底擁有更為純淨的狀態,大動態延展的力度較柔軟而綿長。此搭配適合聆聽演奏樂,樂器結像本就是 KA5 長處,加上「MS001GM」讓樂器形體有所放大 ; 因此讓玩家有如置身在眾樂器中,被其所擁抱。琴聲細膩而通透有質,飽滿富空氣、不乾澀分裂,有木頭質地之感。高音延伸時滑順不緊繃,細緻而多變 ; 但要上盤空間出現更穩定的盤旋,需上帶電小尾巴。
前端使用 iMac 24″/ audirect Team 1 磁吸版(F1)+T-2 升級線+外掛行動電源。
控制力越好的前端可拉開縱向音場深度與上下盤的區間。同樣為小提琴演奏樂,除了滑順外,軌跡纏繞時的聲量變化,將更加充分 ; 故處理的細膩度會產生落差。且可將主弦旁側邊的樂器分化完全,讓盤旋時產生交相呼應,而非追撞。
有時某些段落在入門小尾巴上,容易讓人以為是耳機本身效能有限 ; 但當使用足夠推力的設備時,反而很容易察覺是前端的問題,並非耳機解析不足。「MS001GM」在售價上讓人以為無法報以過多期待 ; 但事實上它真真真實實的驚艷到我。大夥兒看本篇的文字量,應該很容易察覺到本人對它有多愛吧🤣。
筆者將「MS001GM」原廠線材接在 HS1697 Ti ,一樣採 3.5mm 輸出。利用 ifi Audio Go link Max ,輕鬆推出飽滿能量與豐富的空氣感,直貼打趴 ARC51。主要差距在低頻的深沈度、聲音的收放感、音場寬度與球體環繞樣貌、動瞬態篇幅、中頻區隔與排列、辨識度,本線真的是一條妥妥不用吹噓的好線!👍
但「MS001GM」與 HS1697 Ti 調音走向大不相同。「MS001GM」是更為年輕化的表現,低頻更有力勁、彈跳快速敏捷,而在中頻具有堆疊的速度感。聲音更為輕盈爽快,動瞬態變動更為即時無拖沓。而 HS1697 Ti 則是有更優質的結像,單音本身的結構、回收與末尾延伸更為細膩,各聲音銜接流暢滑順、有餘韻,尤其是人聲表現。
不同時代、不同價位的耳機要進行 PK 是有失公平的。筆者主要是想告知讀者,在這條原廠線材上,我看到了『Sloflo』對於用戶的認真程度。不用多貴的前端、不需另外購買線材,您只要購入「MS001GM」,現有工具想怎麼聽都可以!
我們不免也得試著對比一下他牌,例如:帥線 Eddie Squared。「MS001GM」原線在單音輪廓更為有型,各聲音的辨識度與對比更多元些,整體前靠且更靈動,畫風對比強烈、鮮明。Eddie Squared 音場則是略往後靠,後方環繞形成半圓並有包覆性,讓各聲音彼此有個相容、和諧 ; 而原線比較像是人聲獨立於中央,周身配樂環繞,聲底更加乾淨而空靈聲揚(少了環抱的狀態)。假如耳機使用「MS001GM」,論二者差在調音與著重的點不同 ; 因著匹配度的影響,使我主觀感覺解析差距不大😅。『Sloflo』真的幫「MS001GM」特製了一款十分適合它的線材。
「Sloflo MS001GM 入耳式耳機」是款令人非常驚奇的創新商品,尤其是理念上。原廠所提供的線材足以秒殺許多入門升級線,因此讓阻抗 16 歐姆的它,十分於推動且可以推的好。這也使得過強的小尾巴,玩家得適度幫它轉成 3.5mm 來用。解析力與音色亮眼抓耳,是一種年輕有衝勁具活力的聲音,能量充裕下保留些乾淨與黑背景的特性,讓速度與韻味間取得一個良好的平衡。
原廠提供一條素質優良的線材,已十分難能可貴,還附上 COREIR ALLOY 耳塞。大幅減少玩家需另購配件的可能性,「Sloflo MS001GM」值得大家花點時間,研究研究這個新品牌首款耳機。真的很可以呀!!💪
蝦皮看看?
台北:MY IEM
台中:耳機先生
高雄:麋音耳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