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耳式耳機,  有線耳機

[開箱評測]Final A3000 / A4000 入耳式耳機~手機直推耳機•好聲音新選擇~

來自日本的『final』隨著品牌能見度的提高,每每推出新品,總會讓人心癢難耐,E系列裡各型號耳機皆有擁護者,那麼眾所期盼的A系列呢?新的入門耳機A3000與A4000,設計架構利用旗艦機種A8000上,已實現的『final』獨家評價方式(附註1)進行研發,但要實際運用得宜,就必須發展新的單體。

全新的驅動單體「f-Core DU」(6mmφ動圈),是『final』為了實現該價位所不可能達到的音質,特別增設海外新據點,精心製作的單元,驅動單體的前室素材採用黃銅,黃銅比鋁還要來得不受磁力影響,且比重較高,另外為了追求振膜的瞬態響應,線圈採用30μ極細CCAW特殊導體漆包線,並盡可能減少黏著劑使用量,讓耳機重量得以更加輕量化,而振膜的壓成於生產過程中,不求量但求質,少量細緻化的量產方式,盡可能防止壓力偏移,實現厚薄均一且平整的振膜。

附註1:「音質與物理特性間之關係分析」一般來說,消費者所聽音樂類型,風格迥異,除了樂曲本身錄製品質外,還有各種不同檔案質量,以及自身聆聽的所需音量,但傳統的評價方式是,在固定音壓等條件下,進行主觀評價,這樣的方式要在實際產品中,評斷音質是相對困難的,有鑑於此,為了創造出符合其價位之代表性產品,就必須以新的研究成果,依照實際聽音樂的情況,量化分析後進行研發。

另外,為了良好的配戴感,耳機腔體延續B series,經由下述三點,去維持整體穩定的佩戴感(下圖中,粉紅色中任一點+綠色中任一點+藍色中任一點,所組成的三點),得以更符合各種耳型,接觸點無壓迫,就能獲得最佳的舒適度。

總而言之,A3000與A4000為『final』最新力作,用心之處就是為了讓消費者,獲得符合其價位最好的聲音!2PIN(0.78)可換線裝置,並附上新設計的矽膠耳勾,減少聽診器效應,續用舒適的耳機矽膠收納盒,以及全套TYPE E耳塞(SS/S/M/L/LL),並備有耳塞專屬收納盒,『final』就是要給您滿滿的愛~ 😳 


開箱:

A系列包裝為白色精裝硬紙盒,與E系列簡單的薄紙盒不同。

並改為電子說明書。

矽膠耳機包,出廠皆有塑膠套包覆,此為借測機少了一套 😆 。

『final』無論是哪一款耳機,都以此法套住耳機本體,讓消費者打開時,不會看到沾染灰塵的新機(嗯~很有心🐔, 😆 )。

A3000與A4000採用塑料腔體,但混入類磨砂的色澤,提升視覺質感,輕量化使得配戴時沒什麼重量感,線材搭配OFC無氧銅耳機線。

內凹式 2PIN 母座。

耳機與線材上有防呆標示,線材插入有個角度。

新設計的矽膠耳勾,可以牢牢固定在線上,相較於先前的版本,減少掉落遺失的可能,使用後可降低聽診器效應。

並附上耳塞們的家~ 😉 

『final』每款耳機都會附上5種大小的E套,並有顏色的區分,特意為之,讓使用者更直覺的辨識左右。


測試相關物件:


推力:

於測試期間發現,無論是A3000或A4000,雖阻抗為18歐姆,但所需音量皆較一般耳機高,於海貝R5未開啟增益下,所需推力低增益48-56格 / 高增益36-46格(A40000略少,音樂的不同,少幾格不一定),每個格數的調整,在音量之量感上,僅有微幅差異,而在iPhone搭配原廠3.5mm音源轉接線時,所需音量落在是50%-65%,以A3000為例,手機若接上Beam 2SE(三段式增益),高增益(紅燈)音量47%,中增益(黃燈)音量52%,低增益(綠燈)音量68%,相較於他牌耳機,所需音量相對較大。

但若為了聽到更多細節,所需音量的格數,也因音樂的不同,產生差異(為了測試必須調整,普通情況下聽音樂,不需特意更動 😆 ),例如”蔡依林-玫瑰少年”,為320Kbps.mp3檔,海貝R5低增益48格,”Linkin park-Lying from you”,為1417Kbps.AIFF檔,海貝R5低增益51格,”BIGBANG 太陽-眼鼻口”,為320Kbps.mp3檔,海貝R5低增益52格。

除此之外,增益的啟用在表現特性上,並不會產生巨烈的變化,產品間可能是音色溫度變化,或是擁有更佳順滑與細緻的表現,但整體聲音表現的特性並不會產生豹變,這或許與開頭所提的,「final」獨家的評價研究有關(音質與物理特性間之關係分析),在各種不同的前端下,讓眾多消費者可獲得較一致性的聲音,不因使用不同的工具,產生過大的差異。因此像是iPhone XS Max搭配蘋果原廠3.5mm轉接頭,用於A3000直推,表現已達海貝R5高增益下之85-90%的效能,其中較容易分辨出差距的,是高頻滑順與穩定度,其餘部分則微幅提升。

而這法則用於A4000上,並非全盤合適,搭配海貝R5高增益與iPhone直推,A4000在音色溫度會出現明顯變化,海貝R5上是通透乾淨,音場寬闊,尤其是縱向音場,且樂器結像與形體更加明確,直推反而像A3000的升級版,並帶著海貝R5所沒有的瀰漫濃郁,低頻量感較多,有著較A3000強的下潛,凝聚而回彈更有勁道,人聲則是溫潤感較足,因此,若比較A3000與A4000手機直推下之提升感,主觀略估在20-25%,而這樣的提升度,您願不願意買單,除了這些許升級感,取決在您是否有計畫購入新前端,因A4000在不同的前端,會有不同的聽覺感受,高增益下像是換了個耳機,故若您有這個意向,那麼選擇A4000,將會是更好的方向。


聽感:

 💡 以專業煲音碟搭配海貝R5,持續Burn in 150小時始測,耳塞使用原廠所附之E套,本段測試方式為:海貝R5 / 高增益 / 3.5mm輸出,因上段已提過直推,本段將集中在播放器推送出的差異。

太鼓:

(“鬼太鼓座 – 太陽的馬&響天動地”),A3000於高增益時,安靜的環境中,所需音量達57格,而E3000則是54格,A3000與E系列在音場上,就有著較大的不同,A系列有更充足的遼闊感(尤其是高頻),大太鼓具力道,但因回收較不即時,使得形體邊緣模糊,下潛幅度弱,故感較軟Q,彈力有些疲弱而尾勁流失,雖下盤略帶濃郁,但因音場寬大,故中頻樂器之表現力、細膩、層次未被影響,但依舊存有樂器周邊形體模糊的現象,相較於E3000,A3000之中頻細膩度與聲音迴盪時之空氣流動,是相當舒爽的,此區斷是乾淨而清晰的,雖於剛剛提到,A3000大太鼓呈現不夠有勁道,但相對於E3000,樂器的細膩與層次表現已提升許多,有較大幅的升級感。

A4000所需音量則下調至47格,A4000剛好補齊了A3000在尾勁不足的這塊,屬於較強勁的風格,並添加了更深沈的下墜感,更佳Q彈有力,A3000裡的下盤濃郁,在A4000裡消失了,使得各類鼓聲更有區隔性,故鼓棒擊落後,盪出撼動力更加明快,也產生了結像,但與訴求低頻形體清晰輪廓分明者,仍舊有一段距離,另外,A4000在中頻樂器之結像與細節處理,也較A3000有些許提升。

搖滾:

(Linkin park – Lying from you & Vitimized),A3000所需音量46格,A4000為34格,A3000之人聲走向清晰,可見延續的尾音,但略嫌乾澀,因故在嘶吼處聽壓較強,中頻解析清晰但整體略靠前而集中,低頻具有深沈感,爆發的量感有所抑制,大致不蓋過中頻,但副歌時處理的有些粗燥,感戛然而止流失表現力,但相較於E3000,可感中頻解析力已大幅提升,E3000在高複雜度的歌曲裡,會將部分樂器掩埋,讓主要聲音突顯,雖說這樣會減少高度密集所造成的疲勞,可流失太多細節,相對少了熱血爆擊感,故兩者間的取捨,端看自身喜好。

相同的曲目下,A4000處理搖滾的方式則高明許多,若A3000是一字排開的密集,那麼A4000則是前後層次堆疊感的詮釋,略靠前的位置,以Q彈有力的低頻節奏鼓點導入,人聲置中與樂器同行,但其相對位置區隔較A3000明確,可清楚呈現,因此整體表現有充裕的爽快感,且不會造成過度聽壓,加上人聲多了點厚潤度,降低A3000裡產生的生澀刮耳。

華語流行樂:

(梁靜茹 – 慢冷),A3000所需音量48格,A4000為36格,A3000人聲近貼,溫潤略帶鬆弛感,聲色溫柔包覆,而A4000則為乾淨通透,位置稍後靠,但顆粒感較強。若以單純人聲在本曲的表現,A3000適合想放鬆安撫情緒者,可溫柔撫慰人心,而喜歡通透乾淨,希望聽到更多細節與綿延韻味者,A4000則較適合。

(林俊傑 – 不為誰而做的歌),A3000與A4000其實聽歌的音量是可以再調降的,但為了聽到背景音樂的更多細節,需調高音量,像是泛音的細緻綿延感,取決於音量的多寡,A3000於本曲的人聲,與搖滾樂那聽到的相同,都因略單薄而感到生硬緊緻,但配樂整體堆疊是豐富好聽的,前靠且有層層包裹感,故彼此有區隔性。A4000相較於A3000,因人聲有較高的濕潤度,降低許多乾澀感,並多了點結像,加上從遠處後方盪出的細小人聲泛音,這適當的添加讓豐富度提高,低頻較凝聚也有更深沉感受,而A3000則是量感較多的蔓延,與上段搖滾裡提過的相同,另外在中頻樂器表現上,A4000細膩度依舊較A3000好上許多。

歐美流行樂:

(Lady gaga – Poker face)A3000之音場較集中與前靠,電音環繞貼身,另外節奏低頻量感較多,音符較像是在聽者四週繞行,形成一小宇宙,A4000則是將配樂間縱向位置大幅拉開,因此層次與細節產生巨大的差異,另外在聲音的質地上(無論是人聲或樂器),A3000較鬆弛略有些朦朧,而A4000則較凝聚而清晰,而這清晰並非指尖銳刮耳,而是因解析較細膩,讓聲音的呈現有實質明確的感受,部分朋友會誤將清晰的說法,認為是銳利刮耳聽得清,但解析是指聲音是否有實際還原他本應該具有的表現,較容易辨識的像是爵士鼓的鈸,敲擊後是否具備爽脆感,擴散後形體是怎麼呈現的,是有個響卻沒有形態,或者很容易就被其他聲音掩蓋,都是解析力辨別的方式之一。

而A4000在本曲中,其鈸就具備爽脆感,並有較完善的擴散形體,他單獨位居右側,而在A3000中,鈸距離則略被推遠,爽脆度與形態就沒有較出色呈現,因此二者從這點上,就很容易辨別出解析力的差異。另外以同樣的比較方式用於E3000上,雖然在清楚的程度上,會覺得比A3000似乎清楚了一咪咪,但若您細品其層次與消散流失的速度,依舊可發現A3000還是較佳的,但E3000在歐美樂曲上,其動態的優化,讓電音強弱有較大的幅度,低頻量感較多而前貼,動次搭次的舞動感是較強烈的,聽著也是頗爽的 :mrgreen:

故究竟是哪款耳機比較好,仍得看自身口味,不同的耳機搭配出不同風格,除非您不在意盲狙是否會讓您懊悔,好好花點時間試聽,依舊是選購耳機的必須經途。

高頻:

(久石讓武道館演唱會~與宮崎駿25週年 – 幽靈公主),應該有不少朋友知道,E3000在高頻延伸是不夠淋漓的,而這個問題在A3000與A4000上獲得了改善,延伸的寬廣以及大編制樂曲的解析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且皆具餘音繞樑感,當然,A4000整體編排與細膩度的呈現,依舊優於A3000,但二者在高頻穩定度方面,仍有其不足,部分聲音有些毛躁不夠滑順。

(石川綾子 – めざせポケモンマスター),使用A3000可獲得不錯的聽感,配樂呈現相當豐富,提琴音較近貼,具結像與細節呈現,音色微溫而清晰並保有些厚度,聲音的延續具有綿密感,並可見細小擦弦音,搭配較寬廣的音場,頗具豐富色彩,而A4000則是許多細小配樂,能有更活絡具能量的表現,但若是單獨以小提琴聲音之表現來評斷,A3000有著較豐厚的情感,因此並非所有表現皆是A4000佳,A3000擁有自身魅力,等待有緣人細細品味。

(Vitas – 奉獻 & Lucia di Lammermoor),這兩首曲子上都可聽出A3000與A4000之滑順度優於E3000,Vitas在A4000之人聲具備些許穿透能量,但放鬆的詠唱方式,雖然略前靠,但不會造成過份聽壓,有著較好的掌控力,餘音繞樑空氣感強,泛音柔和繾綣,而A3000則是穿透性強,亮度略高但不刺耳,位置處於較貼耳狀態且緊緻感,上盤空間感少了許多,但最高音的不穩定與毛躁顆粒感,卻反而是A4000更明顯些 😯 。


結語:

每個人都有自己聽音樂的方式,無論是手機直堆或是加個隨身DAC,而更熱血的朋友則會使用音樂播放器,『Final A3000 / A4000 入耳式耳機』導入A8000旗艦機上應用的技術,並研發新的單體來因應,為了就是讓這價位的入門耳機,擁有更超值優良的聲音,且在不同前端下,皆可聽到穩定而一致的表現。

筆者在過去測試耳機時,手機直推與隨身DAC、播放器間,有較多的情況是二分法,適合手機直推的耳機,在專業前端下產生過推(50c.c.小綿羊騎到破百),反之則是手機推得不夠好,必須上專業設備(保持捷跑車時速開60),聽歌者所希望的最佳狀態是,無論用什麼設備什麼音量,都可以讓耳機穩定發揮它最大效力,而這點在『Final A3000 / A4000 入耳式耳機』上實現了,或許器材的不同會讓音色溫度有些變化,但聲音呈現之特性,整體則是相當穩定的,讓初入門者不需過度糾結。

『Final A3000 / A4000 入耳式耳機』無論用於手機直推,還是接上隨身DAC,又或者用於專業播放器,初學者不需糾結前端夠不夠力的問題,您只要試聽後喜歡這樣的調音,就可輕鬆做好決定,簡單選購的入門好耳機。


相關資料:

A3000:https://www.g-goods.com.tw/product/final-a3000/

哪買A3000?https://shope.ee/AJweOhUddo

 

A4000:https://www.g-goods.com.tw/product/final-a4000/

哪買A4000?https://shope.ee/3ATTrejxWU


 

歡迎留言加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