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務正業護理師廢嘮]什麼是骨傳導?消費型骨傳導耳機真不會傷害聽力?

本篇跟產品測試一點關係都沒有!請大家放心閱讀,只不過分享本篇起因,確實是因為一個骨傳導耳機。接觸新的產品搜尋相關資料,但看著看著越發覺得不對勁,部份文章與影片論述有些誇大,尤其是不會傷害聽力這點,個人無法認同,原先的興致勃勃轉為冷靜思考,在測試那商品之前,得先有一篇基本認知,當然,寫一堆解剖生理學誰看? 😆 因此本文著重在深入淺出,探討骨傳導耳機究竟是怎麼作工的,因此像是哪裡將聲波轉成震動,然後又是纖毛擺動、又啥在極化的,咱們就不提了,又不是要考試。 😆 

 

聲音如何傳遞?

聲音是一種能量,透過振動不同介質來傳遞,介質可以是氣體、固體或液體,在固體中傳播速度最快,其次是液體,而氣體最慢。聲音經由空氣(介質)振動,傳達到我們耳朵,因此在外太空真空狀態時,若說話者沒有接觸地面,就無法傳遞,但請別跟我說可以使用無線電,雖說太空人可以用宇航服內部的無線通訊裝置來對話,但我這只是舉個例 😆 (無線通訊裝置是將聲音信號轉換為電磁波信號,而電磁波信號可在真空中傳播)。

 

聲音傳到耳朵內是怎麼跑的?

大範圍來看,會從外耳->鼓膜->中耳聽小鼓->內耳耳蝸毛細胞->神經衝動沿著聽神經->中腦下丘->大腦聽覺中樞,最後形成聽覺,細項不提,此處部分提到的地方,將與後期論述有關。聲音的傳遞,除了透過聲波振動經外耳中耳的空氣傳導(簡稱氣導)外,尚有透過顱骨震動,引起顳骨耳蝸內淋巴發生震動的骨傳導。

 

骨傳導怎麼讓您聽到聲音?

運用動能震動顱骨(頭骨、下頜骨(下巴的骨頭)、耳殼),讓耳蝸震動帶動內部的毛細胞放電,來刺激聽神經。正常人對聲音的感受主要靠氣導,對骨傳導不敏感。

 

簡單聽力測試,您體檢應該被玩過~

常見的聽力試驗 Weber`s Test(韋伯試驗),敲擊音叉後放在您的上嘴唇門牙或頭顱骨中線上”緊貼”著,除了測骨傳導外,還會問您哪邊比較大聲(單側傳導性失聰 [註一]:有問題的那邊聽到聲音較大、感覺神經性失聰:健康的那邊聽到聲音較大)。

而 Rinne Test(林內試驗),敲擊音叉放在您左右耳旁及耳殼後下方的乳突處,這是在測氣導與骨傳間的時間比例,傳導性失聰:氣導比骨導時間短,感覺神經性失聰:氣導、骨導可能都不好或氣導比骨導時間長。

[註一] 傳導性失聰:外耳中耳發生病變(例如慢性中耳炎),感覺神經性失聰:內耳及聽神經發生病變。

 

氣導式助聽器?骨導式助聽器?

一般來說只要是內耳正常的患者,都會建議使用氣導式助聽器,除非是小耳症,會在不手術情況下,建議使用骨導式助聽器,而骨導式助聽器他的振動器(傳導器)是放在耳殼後的乳突處,見下方影片。

詢問臨床耳鼻喉專科醫師,目前這項產品約莫十幾萬,好處是不須動手術,但除非患者實在是氣導助聽器效果差,否則也不建議他買這麼貴的。另外還有一種骨橋助聽器(Bone Bridge),見下方影片,需手術植入,但醫師依舊建議不動刀為原則,除非所有助聽器皆效果不彰,萬不得已才用此法,故所遇案例並不多,因科技進步的關係,目前骨導助聽器已有良好效果。

 

那什麼又是消費性骨傳導耳機?

一般來說,骨傳導耳機是圍繞耳朵外部結構配戴的($ony新推出的跟別人不一樣),主要是將傳導器緊貼在耳骨上,發聲單元傳出聲音使得傳導器產生震動,經過皮膚、頜骨、顱骨,到達耳蝸內淋巴,震動後刺激毛細胞放電引起神經訊號,經聽神經將訊號傳送到大腦皮質判讀,讓使用者聽見聲音。

 

一般耳機比較傷耳?骨傳導耳機就不傷聽力?

一般耳機無論是耳塞、入耳式、耳罩皆屬於氣導,故開頭路徑是經過鼓膜、聽小鼓、內耳耳蝸毛細胞,而骨傳導他在震動頭顱後,一樣也會到達內耳耳蝸毛細胞,也就是說,聽損不是只有傷了鼓膜才會,故長時間大音量摧殘下(>70分貝),聰明如您,應該知道結果了吧? 😉 ,因此說到底依舊與使用時間、音量有關,想要保護您的聽力,配戴耳機需設定休息時間、降低音量、耳朵發炎時盡量避免,若發生耳朵不適,建議儘早尋求專業醫師診治,方為上策。

 

哪些人適合骨傳導耳機?

  • 傳導性失聰:像是外、內耳有問題的朋友,不便於使用一般耳機,例如:中耳炎、耳垢太多、聽小鼓硬化… …等,而有些人則是因為使用入耳式耳機時,常常卡很多髒東西、耳垢(我還真遇過提供的測試品,居然是別人用過十分噁爛的耳機… … 😯 ,具體就不說了,都過去囉~),未時常清洗耳塞,除容易造成耳機孔塞住外,也可能進一步引起耳道發炎感染。
  • 長時間戴耳機容易造成外耳發炎者:不適合自己耳型的耳機,長時間配戴壓迫耳骨,造成發炎疼痛,但又無法不用者。
  • 需要更多自然環境音來辨識方位者:像是路跑者、騎單車、戶外工作者、工地,需高度安全使用耳機。
  • 防水且為水上運動愛好者:游泳、潛水。

 

哪些人不合適骨傳導耳機?

  • 配戴後產生頭暈者:部分民眾因配戴時擠壓太陽穴附近或震盪顱骨敏感者,時間過久可能產生壓迫,進而感到不適。
  • 對音質高度要求者:目前消費型骨傳導耳機,低頻損失較多,中高頻清晰度仍可保有,而開放式聽感,喜好因人而異,故現階段骨傳導耳機技術,仍以功能為導向,舒適、安全、運動是其最大優勢,因此您可自行評斷是否合適。

 

 💡 『本文非營利,僅作為資訊分享用』 💡 

參考資料:

感謝以下認真的作者大大們提供資訊!

文章:

https://www.njes.chc.edu.tw/w2/magicscience12/back/021.htm

https://inf.news/zh-hant/science/d67b8da23cc60bce5420e943d56208b7.html

http://doctor.get.com.tw/m/Journal/detail.aspx?no=402489

http://publish.get.com.tw/publish/Control/Pictures/BookAdd_pdf/67MC110107-2.pdf

https://www.nncf.org/node/49/

https://www.techbang.com/posts/94625-is-it-true-that-manufacturers-claim-that-bone-conduction

影片:

https://youtu.be/ahRXg6E6eUo

 

不務正業的護理師

Recent Posts